La Môme 粉紅色的一生
香港八月三十號上畫粉紅色的一生
故事簡介
由巴黎貧民窟到五光十色的紐約,伊蒂琵雅芙(Edith Piaf)這位法國天后的一生充滿傳奇。生於窮困家庭的伊蒂,以曼妙而感情澎湃的聲線,演繹對生活及愛情的熱情。她一生中的好友和情人眾多,全部均為當代的知名人士,包括蒙丹(Yves Montand)、高克多(Jean Cocteau)、查爾阿茲納華(Charles Aznavour)等等。這隻小雲雀為愛情和生活掙扎求存,歷盡滄桑,而她留下一闋闋牽動心弦的樂曲,為後人歌頌至今。
導演 : ---
演員 : 瑪莉安歌廸娜,謝勒廸柏度
片長 : 140 分鐘 讓周星星流下最多眼淚的影片:《玫瑰人生》
jostar2 - 影片內幕 | 2007-03-15 23:17:27
奧利維耶˙達安 (Olivier Dahan) 編導的《玫瑰人生》(La Môme) 四月中才要在台灣面世,但我萬萬沒想到看這部片居然讓我流下太多太多淚水。(內含部分劇情,但無什大礙。)
《玫瑰人生》這部片,完全就是愛迪特˙琵亞芙(Edith Piaf) 她一生的傳記影片,所以片子滿長的。瑪荷安˙寇提亞(Marion Cotillard) 演得非常用力、認真,似乎真的值得一座柏林最佳女演員──須知已經連續三年的柏林最佳女演員都頒給了德國女演員。下圖是五歲的愛迪特˙琵亞芙。
http://pics8.webs-tv.net/5/userfile/j/jostar2/blog/145f9640fc6e93.jpg
為什麼周星星我會流下那麼多的眼淚呢?原因幾乎全是裡面的歌曲,太多感人的曲調。不過,有很多原因很可能非常私人,因此其他人不見得會在同一段地方也跟著流下眼淚。我先提提有三個地方最值得注意:
第一是八歲的愛迪特˙琵亞芙唱〈馬賽曲〉那一段。很多影片都用過這首歌,最經典的當然是《大幻影》;但滿神奇的,每一次用都有效。
第二是當愛迪特˙琵亞芙發現馬塞˙瑟當(Marcel Cerdan) 在早晨叫醒她之後,這兒開始一段長時間鏡頭(plan-séquence),目的在證明奧利維耶˙達安不想只當一位拍太大眾化的電影的導演。
第三當然就是瑪荷安˙寇提亞不同時期的化妝跟她故意裝出來的那種粗魯的法文腔調。我想,她因為太忙碌於這部片的拍攝工作辭演《終極殺陣四》絕對是正確的決定,因為她可能已經因此躍為一線大明星,而且《終極殺陣四》二月推出以來惡評不斷,賣座紀錄也已經是四集中最差的一集。
http://pics8.webs-tv.net/5/userfile/j/jostar2/blog/145f9643559f81.jpg
這部片由中田哲夫攝影,影像品質非常地棒;須知日本人中田哲夫被法國徵召過來之後,已經定居在法國展開他愈來愈崇高的攝影指導的地位,尤其是二○○二年因為幫弗杭蘇瓦˙杜培宏(François Dupeyron) 執導的影片《軍官寢室》(La Chambre des officiers) 指導攝影而拿下一座凱撒獎最佳攝影(亞洲裔身份),此紀錄更早於張曼玉、范玲丹(Linh-Dan PHAM) 這兩位亞洲裔女演員。
我才剛在〈一○一大樓〉這篇網誌批評媒體的「複製」、「貼上」,馬上又因為《玫瑰人生》這片再添新例。發行《玫瑰人生》的片商其實自己寫錯新聞稿,把《玫瑰人生》的法國賣座數字嚴重低估,導致各媒體也都大幅報導《玫瑰人生》已經在法國「賣了五十多萬人次」。通常我們會看到的都是高估,很少會有低估的,所以這案例還真是好笑。事實上,根據剛出爐的第五週賣座數字,《玫瑰人生》上映七週已經在法國賣了四百九十七萬觀影人次,而且應該是在往六百萬觀影人次邁進,成績非常地棒;最主要是媒體、觀眾對這部片的反應都非常好。假設它能夠達到六百萬觀影人次,就會等於每十位法國人就已經有一位看過《玫瑰人生》。假設在台灣能夠出現每每十位台灣人就已經有一位看過某某部片,那就會是兩百二十萬觀影人次;大台北二十二萬觀影人次是相當於《斷背山》的五千萬票房,兩百二十萬觀影人次大概就相當於一部片賣了五億新台幣。從《鐵達尼號》的紀錄可見,再怎麼賣,很多中年以上的人口不動就是不動(不進戲院看電影)。《玫瑰人生》能在法國賣這麼好,一定是有一堆懷念愛迪特˙琵亞芙的中、老年觀眾在支持。
剛才講到有一些私人的原因,沒錯,正是因為周星星我已經太熟悉〈馬賽曲〉的曲調、歌詞,所以一聽到「Marchons ! Marchons !」就已經濕到臉頰了,不得不用手擦去一些眼淚。 瑪荷安˙寇提亞 (Marion Cotillard)
jostar2 - 明星 | 2007-03-24 01:47:25
創格兩週年鉅獻:瑪荷安˙寇提亞 (Marion Cotillard),1975 年 9 月 30 日生於巴黎市,身高約 169 公分,父母都是演員;小時候有人需要娃娃、兒童這類角色,她都曾被運用過。她除了是《玫瑰人生》(La Môme) 的女主角外,她也是「綠色和平」的會員。
http://pics8.webs-tv.net/5/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2f6bb5e1.jpg
剛開始,她是從電視影片發跡。一九九六年,阿諾˙戴普勒相(Arnaud Des-plechin) 啟用她飾演一個小角色,這部長片──很長的片,快三個小時──成為阿諾˙戴普勒相的代表作:《我如何爭辯(我自己的性生活)》(Comment je me suis disputé... (ma vie sexuelle))。
呂克˙貝松
(Luc Besson)
提拔她擔任《終極殺陣第一集》(Taxi, 1998) 男主角Daniel 的女朋友Lilly,隨著本片的大賣座,瑪荷安˙寇提亞的臉孔、名字開始為人所知。要到《終極殺陣二》(Taxi 2) 我們才知道漂亮的Lilly 居然是將軍的女兒。
亞歷桑德˙阿甲(Alexandre Aja) 找她飾演《憤怒》(Furia, 2000) 擔綱女主角,影片慘敗。一直到電視台第二台
(France 2) 選在午夜播放這部片,周星星我才看到這部片:攝影不是蓋的,很棒;但故事糟透了,算是一種末世浩劫的科幻片,悶到爆,大概還沒到片尾字幕我就已經陣亡在床上了。沒有人會記住這部片,但因為亞歷桑德˙阿甲後來拍了《戰慄》(Haute tension)、美國片《魔山》(The Hills Have Eyes) 漸漸地成名,所以順便提起這一部片。
兩千年的《終極殺陣二》(Taxi 2, 2000) 狂賣到爆,瑪荷安˙寇提亞的戲份還是很少,但實在是很搶眼。到這時我們發現其他導演都還沒有重用瑪荷安˙寇提亞,因為她還不是什麼已經演過女主角的大咖演員,所以瑪荷安˙寇提亞只能再接演一些短片、電視影片謀生。
吉爾˙帕凱-布萊能(Gilles Paquet-Brenner) 重用瑪荷安˙寇提亞飾演《美麗的事物》(Les Jolies Choses, 2001) 的雙胞胎姊妹,因為影片是改編自維吉妮˙戴朋特(Virginie Despentes) 的小說,所以會有很多情色場面。
http://pics8.webs-tv.net/5/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44fa703e.jpg
葛遊姆˙倪克魯(Guillaume Nicloux) 的《私人案件》(Une affaire privée, 2002) 是一部很不錯的驚悚片,最主要是它的卡司集合了不少優秀的演員。這部片對瑪荷安˙寇提亞來說,應該是第一次能夠在《終極殺陣》系列之外擔綱主演並且影片成績跟票房都還不錯,絕對該記在她的影藝生涯中。
http://pics8.webs-tv.net/5/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46ac15d4.jpg
瑪荷安˙寇提亞再次出現在《終極殺陣三》(Taxi 3, 2003) 大概已經變成笑話,因為重點根本不在她,反而是在白靈(!)身上,因此她應該有很好的理由拒絕續演《終極殺陣四》(T4xi, 2007)。
《敢愛就來》(Jeux d'enfants, 2003) 是揚˙撒牧埃(Yann Samuell) 的首部作,影片為大多數媒體批評,但攝影很不錯,在台灣還是精裝版的DVD,以DVD 的包裝來說是非常漂亮。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48b9b9a7.jpg
提姆˙波頓(Tim Burton) 在這個時候用了瑪荷安˙寇提亞演出《大智若魚》(Big Fish, 2003),對她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因為演出一百部法國片都不如演出一部好萊塢大片還要來得更有行銷賣點。不過,她畢竟仍只是一個配角,誰會因為《大智若魚》而記得一個陌生女演員叫瑪荷安˙寇提亞呢?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4b498f2b.jpg
尚-皮耶˙哲內(Jean-Pierre Jeunet) 執導的《未婚妻的漫長等待》(Un long dimanche de fiançailles, 2004) 是一部超級大製作,裡面用了很多法國籍的大咖演員。瑪荷安˙寇提亞在本片飾演一個配角,居然還因此摘下一座凱撒獎最佳女配角獎。有了這一座獎,並不代表其它大製作都一定會找她;瑪荷安˙寇提亞還是接了好幾個劇本,但八成都是導演有問題,拍出來的片根本沒有人記得。
阿伯˙費拉拉(Abel Ferrara) 雖然是以茱莉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 當《瑪莉》(Mary, 2005) 的女主角,但瑪荷安˙寇提亞也還是在裡面擔綱一個配角。下圖是今年(二○○六)的奧斯卡影帝佛瑞斯特˙惠塔克(Forest Whitaker),他也在《瑪莉》裡面演出;下圖二仍是在《瑪莉》裡面的瑪荷安˙寇提亞。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4ebb9342.jpg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50402288.jpg
黎夏˙貝黎(Richard Berry) 的《黑盒子》(La Boîte noire, 2005) 改編自托尼諾˙伯納柯伊斯塔(Tonino Benacquista) 的短篇小說,影片製作預算頗高,票房差強人意。瑪荷安˙寇提亞在這部片裡面飾演一位護士。托尼諾˙伯納柯伊斯塔是實力派作家,他同時也參與《唇語驚魂》跟《我心遺忘的節奏》的編劇。
http://pics8.webs-tv.net/5/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52c7d8e6.jpg
茱莉˙洛普-苦華
(Julie Lopes-Curval) 的《妳跟我》(Toi et moi, 2006) 是一齣喜劇片,雖然瑪荷安˙寇提亞都已經篤定是女主角,但這種片就是拍完就沒人想看、純粹拍給電視播映用的片。
http://pics8.webs-tv.net/5/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54f6c3bb.jpg
李歐內˙巴宇(Lionel Bailliu) 的《公平競賽》(Fair Play, 2006) 探討的是在體育競賽中的騷擾,瑪荷安˙寇提亞飾演一位被嚴重心理騷擾的公司小雇員。以主題來說,這有點罕見:全公司上下從老闆到雇員全都參加一場體育競賽,但男性沙文主義將主宰整個公司文化跟「體育精神」。《公平競賽》全片都在捷克拍攝,而且劇本是從導演李歐內˙巴宇他以前的短片
Squash
拉長而成。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56e3b389.jpg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582b961c.jpg
http://pics8.webs-tv.net/5/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5930bf4c.jpg
http://pics8.webs-tv.net/5/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5a955439.jpg
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 的《美好的一年》(A Good Year, 2006) 故事剛好發生在法國,所以瑪荷安˙寇提亞雀屏中選,並且靠這部行銷到全世界的好萊塢大片再一次讓人認得瑪荷安˙寇提亞的面孔;可惜影片賣座甚差(甚至這部故事發生在法國的片都只在全法國賣了十六萬觀影人次而已),所以也沒把瑪荷安˙寇提亞馬上推到巨星的地位;但各位不見發行《玫瑰人生》的片商打她的名號仍然是借用《美好的一年》嗎?下圖是《美好的一年》拍攝現場,最右是導演雷利˙史考特。瑪荷安˙寇提亞實在是太漂亮,我把她在《美好的一年》的圖都貼出來了。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5cef21e5.jpg
http://pics8.webs-tv.net/5/userfile/j/jostar2/blog/1460415f5eeb30.jpg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album/14604111f9c4fa.jpg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album/1460411210eb71.jpg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album/146041121cf96d.jpg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album/146041122c5d6b.jpg
奧利維耶˙達安 (Olivier Dahan) 編導的《玫瑰人生》(La Môme, 2007) 至今賣座驚人,已成為法國今年春季的賣座冠軍,而且依此賣座後勁,成為年度賣座前三名都有可能(大概只會輸《哈利波特五》跟某部好萊塢大片吧)。
http://pics8.webs-tv.net/6/userfile/j/jostar2/album/1460411242242e.jpg 玫瑰人生:大膽反高潮
tonyblue - 電影美學 | 2007-03-30 22:47:12
http://pics5.webs-tv.net/6/userfile/t/tonyblue/blog/1460e12f7415ff.jpg
出其不意的反高潮,也許是更過癮的高潮。
高潮,是成功戲劇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高潮有兩種,熱熱鬧鬧的高潮,符合觀眾的期待;不按牌理出牌的高潮,則是考驗著觀眾的心智,以及自己的票房。
武俠小說家古龍的名著《多情劍客無情劍》中,兵器譜上排名第三的小李飛刀李尋歡最後決戰排名第二的上官金虹(排名第一的天機老人已死在上官金虹之手),就在你以為古龍會大費周章描寫兩雄決戰的場景時,古龍卻跳過了火拚高潮,李尋歡贏了,可是怎麼贏的?古龍沒寫,大家只能猜,古龍只寫獲勝後的李尋歡落落寡歡,沒有勝利的喜悅,看到他那副模樣,你會在心頭想起李尋歡愛唸的那首詞:「何必多情,何必癡情,花若多情也早凋零。人若癡情,憔悴憔悴,人在天涯,何妨憔悴,酒入金樽何妨沈醉,人在天涯,何妨獨行!」
華山論劍,江湖決戰,都是武俠小說或電影理所當然的高潮,不告訴你細節,只讓你想像,觀眾自然錯愕,有人會罵,有人卻覺得別有韻味,反高潮的處理手法,有時候是創作者技窮,有時候卻是故弄玄虛,只能從結果論高低。
中國導演何平執導的《雙旗鎮刀客》中,原本只想到雙旗鎮娶媳婦的男主角孩哥,一時情急誤殺了一刀仙的弟弟,他和一刀仙的決戰就成了關係小鎮居民生死榮辱的關鍵戲,就在一刀仙走向孩哥的短短十幾步路上,所有攔路擋路的人都死在一刀仙的刀下,可是兩人決戰時卻突然吹起了一陣大風,觀眾只聽到金鐵交鳴聲,風砂一過,一刀仙回身就走,孩哥的虎口流下鮮血,大家都以為孩哥輸了,可是倒地身亡的卻是一刀仙。為什麼?何平沒說。那一陣風吹過,觀眾什麼都沒看到,只能靠想像,揣測孩哥到底有多神勇。
那一陣風,其實是參考了黑澤明的《用心棒》,但是不管風怎麼吹,三船敏郎決戰仲代達夫的關鍵武打,一點都沒省略,《雙旗鎮刀客》的跳躍式拍法,讓人有意猶未盡的歎息,卻也成就了何平獨樹一幟的反高潮美學。
http://pics5.webs-tv.net/5/userfile/t/tonyblue/blog/1460e1252374e8.jpg
音樂電影的高潮關鍵戲通常就在男女主角苦盡甘來後,終能飛上枝頭一鳴驚人,法國電影《玫瑰人生(La Môme/La Vie en Rose》中的女主角琵雅芙(Edith Piaf),原本只是在街頭和小酒館獻藝的街頭藝人而已,遇到了傑哈.德巴狄厄(Gérard Depardieu)飾演的娛樂經紀人Louis Leplée,經過他的包裝改造之後,才有了登堂入室,在大演藝廳獻唱的機會,琵雅芙的歌迷對於她的歌早已熟悉,頭一回大陣仗登台,最多也只是展露歌喉,讓人驚豔而已,身兼編導大任的奧利維葉.達漢(Olivier Dahan)於是決定另出奇招:上台就好,不讓你聽見她唱什麼。
《玫瑰人生》最大的考驗就是要創造一種音樂傳記電影的新剪輯方式,勇於嘗試創新的達漢於是決定不按牌理出牌,時空順序隨意跳接,乍看之下好似東一點,西一點,讓人看得一頭霧水,其實卻有如印像畫派的「點畫法」,千點萬星,最後百川匯聚,浮現而出的卻是主角人物的具體容貌,琵雅芙的登台首演之夜,就是基於這樣的思維。
http://pics5.webs-tv.net/5/userfile/t/tonyblue/blog/1460e1299c2708.jpg
所以我們看到琵雅芙上台的那一刻,突然所有的環境雜音都消音了,我們看到她的緊張惶恐,看到觀眾的期待、驚喜與歡呼,但是那一切都變成了有如紀錄片的處理方式,沒有現場收音,沒有琵雅芙美妙的嗓音,所有的繁華與美麗,所有的歡笑與掌聲都好像成了一則新聞紀錄片,達漢另外配上了作曲家Christopher Gunning創造的主題旋律,原本純屬戲劇高潮的首演夜,原本只是一首動聽情歌寫下歷史的場景,卻因為音樂的選擇及表現手法的勇於嘗鮮,讓觀眾多了一絲意外,也多了一層人生高度的體會。
理所當然的高潮,符合期待,卻未必能夠讓人盪氣迴腸;突出奇招的高潮,一旦略顯心虛,就會被人看破手腳,評為技窮藏拙;一旦,理直氣壯,卻能讓人看見勇氣與才情,《玫瑰人生》中擁抱與拒絕琵雅芙音樂的創作考量,就屬於自信滿滿的挑戰。
玫瑰人生:收網的技巧
tonyblue - 電影劇本 | 2007-03-31 22:29:22
http://pics5.webs-tv.net/6/userfile/t/tonyblue/blog/1460e71f2d2372.jpg
人生苦短,但是流水賬似的傳記電影不能凝聚目光,不經意地撒網,一次總結,就讓人歎服。
很少人知道,法國香頌天后琵雅芙在人世只活了短短的四十八年。
http://pics5.webs-tv.net/6/userfile/t/tonyblue/blog/1460e72b14220e.jpg
她身材嬌小有如小雲雀,歌聲卻高亢有力如飛鷹,但是她卻罹患有關節炎,走起路有如龍鐘老人,更因為熬夜、酗酒和吸毒,年未近半百,卻已遲暮如姥姥,曾在《美好的一年(A Good Year)》中,讓羅素.克洛和無數觀眾都為之動心的法國女星演出的瑪莉詠.柯蒂亞絲(Marion Cotillard),為了在電影《玫瑰人生》中百分之百重現琵雅芙的丰采,從造型到演技都做了驚人的變形記,髮都禿了,背者駝了,手腳都僵了,靈魂卻依 舊倔強不屈,表現非常亮麗。
然而,做為一部音樂傳記電影,形似和神似只是外在條件,巧手織繡出主角的精神風采,才是本事。奧利維葉.達漢(Olivier Dahan)不想細說重頭,更無意讓大家一一重溫琵雅芙的傳世歌曲,琵雅芙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才是他全力追求的重點。
http://pics5.webs-tv.net/6/userfile/t/tonyblue/blog/1460e70f983604.jpg
他把決戰點放在琵雅芙活在人世上的最後一夜,那是很高明的收網術,高明的渔夫會悄悄布網撒網,不到最後不收網,一收,就要讓大地震動。
那天,她已經神思恍惚,卻還想從病榻上掙扎起身,再次向她景仰的守護天使聖女小德蘭再做一次禱告。觀眾都記得,當她還是少女的時候,曾經罹患眼疾,一度失明,只因到小德蘭墓園祈禱,竟然奇蹟似地讓視力重見光明,於是,每逢悲喜交集的人生關卡她都不忘祈禱,也總是能夠天從人願。
http://pics5.webs-tv.net/6/userfile/t/tonyblue/blog/1460e711569ef2.jpg
但是,那晚,她已經起不了身了,看護也不肯扶她下床跪禱,於是她只能仰首向天,嘴裡唸唸有詞,此時,奧利維葉.達漢非常準確地讓我們回顧了她的一生,而且解答了前面點到為止的疑問。
明明,小琵雅芙曾經一度迷戀櫥窗裡的日本娃娃,可是三餐都吃不飽,當然沒錢買娃娃,只能看,只能想,一切只是夢。
明明,琵雅芙從小就是爸爸不疼,媽媽不愛的討厭鬼,媽媽到餐館找她討飯錢,她會臭罵回去,可是她卻對爸爸照顧有加,為什麼?
還有,琵雅芙的一生遇到過太多佔她便宜的男人,可是她做過媽媽嗎?她有過女孩嗎?她是否也是個不稱職的媽?
http://pics5.webs-tv.net/6/userfile/t/tonyblue/blog/1460e712a8160b.jpg
據說,人生在最後彌留時刻,一生光景,不論悲喜哀歡,所有的場景片段都會一一浮現眼前,這種傳說,正好提供了傳記電影的創作者針對主角人生做出總結的創意空間,奧利維葉.達漢原先採用點畫法(Pointilism)手法,東沾一點,西畫兩筆,勾勒出一代紅伶戲夢人生的無數片段,卻也埋伏下許多沒有交代的問號線索,他把這一切問號,同樣留在最後一夜的最後時光一次交代。
最後,日本娃娃再度出現的時候,很多人眼淚都流了下來,原來,韓信難忘漂母一飯之恩,不是野史傳奇,而是真實的人生經驗,世世代代都會在人間角落以不同的方式重複搬演著。琵雅芙的人生或許殘缺遺恨滿布,僅有的一娃之恩,不但讓她刻骨銘心了,也讓觀眾從恍然大悟中拍手叫好。
同樣地,琵雅芙從小飽受父母不仁的虐待,當然也就不懂得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她從小麻雀變成小雲雀,再變成鳳凰時,就很少再回顧少女往事,但是導演同樣把她的人生憾事留到最後一刻才做交代,所有的秘密,最後都無法遁形,她的悔恨,她的告解,集中在最後一次收網,果然魚獲滿滿,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良善光芒。
http://pics5.webs-tv.net/6/userfile/t/tonyblue/blog/1460e71cfa5df7.jpg《玫瑰人生》講的是琵雅芙的一生,看完電影,你很難忘記她的坎坷、悲情和光采,觀眾會記住琵雅芙,會來哼唱她的歌,就是導演向這位女伶致敬的最大成就了 震撼的演技
故事講真未有大創新(非砭意), 但的確導演剪接而導致說故事上的起承轉合的確高明:icon032: 看 《 粉 紅 色 的 一 生 》 大 家 不 約 而 同 想 起 梅 艷 芳 , 把 荔 園 的 繽紛 疊 印 在 蒙 馬 特 的 熱 鬧 上 , 當 然 完 全 無 可 厚 非 。 但 是 我 初 識 琵 雅 芙 的 時 候 , 地 平 線還 沒 有 百 變 歌 后 的 蹤 影 , 掠 過 的 反 而 是 周 璇 。 非 常 朦 朧 , 因 為 其 實 所 知 不 多 , 只 覺得 東 方 和 西 方 的 天 涯 歌 女 , 沒 有 理 由 不 在 時 間 荒 原 相 遇 ─ ─ 不 是 擘 大 喉 嚨 較 量 歌 藝, 而 是 各 自 抖 開 辛 酸 抱 頭 痛 哭 。
還 未 看 過 《 馬 路天 使 》 , 先 在 美 國 電 視 見 識 琵 雅 芙 。 入 口 的 黑 白 紀 錄 片 , 主 角 是 個 已 經 仙 遊 的 外 國歌 手 , 也 沒 有 配 上 英 語 , 今 時 今 日 恐 怕 不 會 有 任 何 頻 道 肯 慷 慨 播 出 吧 ? 毫 無 心 理 準備 , 一 扭 開 電 視 就 被 那 張 小 丑 面 孔 吸 引 , 然 後 是 那 把 金 石 聲 , 那 些 捲 起 千 尺 浪 的 R , 整 個 人 登 時 著 魔 。 你 別 說 , 同 志 的 嗅 覺 還 真 特 別 靈 敏 , 遠 遠 就 認 得 濃 烈 的 女 神 味 ─ ─ 近 年 比 較 時 髦 的 字 眼 是 icon 。
再 聽 到 她 ,是 在 歐 洲 度 過 的 第 一 夜 。 我 也 知 道 , 同 學 們 一 個 二 個 身 水 身 汗 打 暑 期 工 , 好 吃 懶 飛的 獨 自 跑 到 舊 大 陸 遊 玩 , 是 一 件 多 麼 乞 人 憎 的 事 , 更 不 要 說 一 去 就 三 個 月 。 首 站 蘇黎 世 , 經 過 十 多 小 時 的 旅 程 一 點 不 累 , 把 行 李 拋 在 修 女 辦 的 青 年 旅 舍 馬 上 逛 街 , 說時 遲 那 時 快 , 已 經 結 交 了 新 朋 友 , 直 落 吃 飯 跳 舞 。 一 間 湖 邊 的 小 酒 吧 , 氣 氛 令 人 想起 半 世 紀 前 Christopher Isherwood 在 柏 林 留 連 的 場 所 , 角 落 擺 著 大 鋼 琴 。 不 過 音樂 由 現 場 DJ 提 供 , 忽 然 響 起 熟 悉 的 歌 聲 , 新 朋 友 貼 耳 朵 悄 悄 說 : 「 專 誠 點 給 你 聽的 。 依 蒂 琵 雅 芙 , 知 不 知 道 ? 」 歌 還 是 那 首 歌 , 坐 在 炎 熱 的 香 港 譯 字 幕 , 腦 海 重 播這 一 段 當 然 傷 心 慘 目 : 「 進 來 吧 我 的 大 爺 , 請 你 賞 面 坐 下 , 外 面 天 寒 地 凍 , 這 裡 溫暖 舒 服 … … 」
蘋果日報, 副刊, 克社會, 邁克,19/09/2007
電 影 《 粉 紅 色 的 一 生 》 只 唱 了 半 首 《 粉 紅 色 的 一 生 》 , 而 且 是英 語 版 , 準 備 大 展 拳 腳 的 字 幕 翻 譯 員 當 然 失 望 。 但 是 琵 雅 芙 的 首 本 名 曲 委 實 多 , 既然 請 來 《 我 的 大 爺 》 支 撐 場 面 , 《 噗 通 》 點 名 之 後 不 唱 也 就 算 了 ; 《 鐘 聲 裡 的 浪 女》 天 衣 無 縫 鑲 進 了 劇 情 , 由 得 《 我 個 人 的 旋 轉 木 馬 》 冷 落 一 宵 吧 ; 有 《 不 , 我 什 麼也 沒 有 後 悔 》 充 任 主 題 曲 , 只 好 犧 牲 《 愛 的 讚 歌 》 。 真 要 首 首 唱 , 唯 有 拍 電 視 劇 集 ─ ─ 倒 是 個 好 主 意 , 每 集 圍 繞 一 首 歌 , 可 以 拍 幾 百 集 。
感到 遺 憾 都 因 為 陳 百 強 。 你 或 者 會 說 , 他 翻 唱 的 《 粉 紅 色 的 一 生 》 和 琵 雅 芙 沒 有 直 接血 緣 關 係 , 那 種 急 促 而 愉 快 的 disco beat , 其 實 來 自 Grace Jones 的 版 本 。 啊 完全 對 , 正 是 這 一 站 中 途 轉 機 , 教 我 特 別 的 懷 念 。 初 出 茅 廬 的 鍾 絲 , 那 年 憑 《 我 需 要一 個 男 人 》 殺 入 同 志 舞 池 , 我 正 巧 過 著 夜 夜 笙 歌 的 頹 唐 生 活 , 尚 不 知 道 拐 彎 潛 伏 一隻 叫 「 愛 滋 」 的 猛 獸 , 歡 天 喜 地 隨 著 她 的 呼 喚 手 舞 足 蹈 。 的 士 高 音 樂 的 好 處 , 是 每首 節 奏 都 一 樣 , 青 春 的 肺 不 需 要 換 氣 , 一 錘 鑼 鼓 跳 到 天 明 。 需 要 的 男 人 唱 來 唱 去 不見 人 下 來 , 旋 律 不 動 聲 色 變 成 《 粉 紅 色 的 一 生 》 , 換 湯 不 換 藥 , 唱 的 仍 然 是 一 種 憧憬 。 醉 生 夢 死 的 人 永 遠 的 藉 口 , 希 望 因 碎 璃 球 的 照 射 閃 了 一 閃 , 太 陽 出 來 後 統 統 無跡 可 尋 。
沒 想 到 隔 幾 年 來 到 香 港 , 耳 朵 吹 進 唱 成 廣 東 話 的 同 一 首 歌 , 有 如 在 化 裝 舞 會 遇 到 舊 相 好 , 不 知 道 應 不 應 該揭 下 他 的 面 具 ─ ─ 《 今 宵 多 珍 重 》 雖 然 也 是 舊 曲 新 唱 , 倒 有 一 種 素 面 相 見 的 隨 和 ,我 向 來 比 較 喜 歡 。 至 於 鍾 絲 , 許 久 沒 有 消 息, 最 近 一 次 聽 到 她 的 的 篤 篤 的 粉 紅 色 , 在 羅 拔 阿 特 曼 《 雲 裳 風 暴 》 的 片 尾 字 幕 。
蘋果日報, 副刊, 克社會, 邁克,21/09/2007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