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登新聞聯播 - 和諧社會主旋律電影《集結號》?
http://assembly.hbpictures.com/導演:馮小剛
主演:張涵予 廖凡 鄧超 王寶強 李乃文 任泉
內地上映日期:07年12月20日
香港上映日期:未知
http://www.sinaimg.cn/ent/m/2007-06-17/U1825P28T3D1601407F326DT20071012112338.JPG
[ 本帖最後由 FlyingDonkey 於 2007-12-3004:28 PM 編輯 ] http://image2.sina.com.cn/ent/m/2007-03-27/U1825P28T3D1495096F326DT20070327155818.jpg
http://image2.sina.com.cn/ent/m/2007-03-27/U1825P28T3D1494614F326DT20070327103908.jpg
[ 本帖最後由 FlyingDonkey 於 2007-12-406:03 PM 編輯 ] http://hongkongfilm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796040
《集結號》:戰爭場面太亂、後段劇情深刻
Ryan | 4th Oct 2007 | 講鏟新片 | (880 Reads)
平均分: 6.00 | 評分人數: 1
內地電影拍攝戰爭題材其實不算新鮮,不過對於大片而言並不算多。中國導演馮小剛繼《天下無賊》後,前作《夜宴》在大片製作下,令人難以下嚥。新片《集結號》沒有使用一線藝人來說一個關於戰爭的故事。電影由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有份參與,並且加入了不少韓國技術人員。
電影主要是一個以四八年至五八年期間部長谷子地的故事,全片可算分為三個部份,曾部份描述一三九部隊第九年於四八年於對抗國民黨內戰時期的情況,當中包括他們三場奮抗國民黨部隊的情況。第二部份則轉至五十年代韓戰期間,一三九部隊剩下的將軍參與了當時協助北韓部隊,篇幅明顯地較第一部份少。至於全片的重心,就是第三部份,描述將軍想盡一切方法,為自己部隊四十七名的士兵的抗戰作出「平反」。
電影的三個部份描述情況不同,而且成績各異。電影的第一部份,難聽一點就仿如是一個賣弄特技及拍攝的情況。手搖的拍攝,時大時細的戰爭實況的聲音,實在看得觀眾太眼花撩亂。馮小剛並沒有為觀眾帶來合適的重心以觀賞這個部份,屬全片最失敗的地方。結果,觀眾倘若不是養足精神的話,定必被那些手搖的場面被搖得昏昏入睡。
到了第二部份,則是描述韓戰時期的情景,電影由於重點不在其戰爭場面,故此在處理方面較為輕鬆,而效果上亦明顯較佳,電影為谷子地建立了後段第三部份他想種方法為自己的部隊尋回英雄故事締造條件。
電影的第三部份,幾乎佔了全片近半的篇幅,描寫的便是谷子地尋遍各地找回相真的過程。這個部份可算是讓馮小剛發揮其描寫人物故事的專長,而該部份的重心人物亦相對較多,讓讀者真的可以認識到谷子地的鍥而不捨,同屬部隊的人如果令故事一直未能揭示人前等等的故事。雖然篇幅較長,不過卻看到谷子地在每一個層面上對於自己同僚的關顧,令這個人物生動起來。
演員表現方面,電影將重點放在張涵予身上,而他的表現亦沒有令大家失望。電影不僅要求他帶足全程,並且要求他作多方面的人性描述來推進故事。張氏在這兩方面均有水準之上的表現。
電影取名《集結號》,在片中是用以描述一連軍人在撤退時會出現的奏號。電影開首的情況,其實也是結局的解說。
總的來說,《集結號》作為馮小剛繼《夜宴》後的另一部大製作,仍犯上了大製作賣弄銀紙而忽略觀眾感受的毛病,幸而這個情況在電影的首個段落後得以明顯的改善。然而,觀眾入場時,宜具有一定的耐性,熬過首部份的眼花撩亂後,才能真的細味到電影後段描述人性的精采。 http://weijunziwei.blog.sohu.com/71597388.html
集結號
無論在中國電影的市場化過程中,抑或類型化的開拓性方面,作為導演的馮小剛進行的嘗試和起到的作用,都至關重要——從「頑主」式的賀歲喜劇,到考驗人性的《手機》,再至動作奇片《天下無賊》,進而宮廷戲劇《夜宴》,又有最近即將上映的戰爭大片《集結號》,馮小剛的導演功力或許未必盡善盡美,但努力開拓的勇氣卻可嘉,尤其內地票房無一不大賣,最為難得。
剛看完《集結號》,感覺馮氏票房應該還會大賣。當然此片太多不如意,但都不是能影響市場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集結號》中,我沒看到馮小剛投機取巧的心理。老實說,拍這種電影真的需要一股激情支撐,否則連自己這關都過不去,又怎麼會打動別人?別人不去說,起碼我被打動了一點點,而且願意為《集結號》可能遭人詬病的某些問題,做些簡單解釋。各位可等影片上映後,再來印證。
戰爭場面
《集結號》片長總共兩個小時,戰爭場面佔了前面近一個小時,攝製水平確實堪稱國產戰爭片迄今之最。當然,如果你拿《拯救大兵雷恩》比,拿歐美最強的戰爭大片比,那就不公平了。你想啊,咱們本來起步就晚,偏偏中國影迷最優越,能看到全世界最好的各種類型電影,《集結號》戰爭場面再強,也要向韓國取經,找《太極旗飄揚》班底製作,至多跟人家打一平手,你想咱中國影迷能服麼?所以說,在中國拍大片不容易,中國影迷嘴太刁了,總覺得外來的和尚會唸經,自己的廚子最差勁,看不到自己和自己比,其實已經在進步。
戰爭濫俗
現在螢屏上,戰爭時期的電視劇很吃香,從《亮劍》到《士兵突擊》,從將軍到戰士,中國的軍人越來越有人味了,高大全的越來越少,「明明一個強人偏生一副熊樣」的越來越多,集體主義或兄弟情,有了更新更真實的表達形式,從這方面看,《集結號》其實更適合改編成電視劇,如果也做成二十集,肯定不比《士兵突擊》和《亮劍》差,因為這也是一個通俗的故事,通俗到馮導演拍「穀子地在劉團長墓碑前與吹號兵吵鬧」一場,根本就是用了電視劇的煽情手法。但從另一方面說,《集結號》又必須拍成一部電影,只有大銀幕才能表現那麼慘烈真實的戰爭視效,只有電影才能讓一個戰爭故事更精緻更藝術(註:此定語只限內地,《兄弟連》那種不算在內,也不知咱們是缺那條件,還是缺那意識)。
戰爭反思
《集結號》並非主旋律,故事多少觸及以往國產戰爭片不敢碰的雷區。講述:「一個男秋菊要為死去的連隊兄弟討個說法:讓我們當炮灰,認了,但要按烈士對待!」不過,整體還是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軍人精神,可以有缺陷,可以油子,可以貧嘴,但那股勁要在,這是我們從《亮劍》和《集結號》中都可以看出來的,但上級的「大局」意識(用三四十人吸引主力敵軍)、士兵想擅自撤退的想法(只想為連隊留個種),卻是很難在當代軍旅主旋律電影中看到的,還好這種違禁的危險被穀子地的「死腦筋」找到平衡,令《集結號》既非主旋律,也不是反主流。當然,與國外經典戰爭大片,《集結號》確實缺乏深刻的戰爭反思,但在這個時代、國情、和國產戰爭大片的允許範圍內,馮小剛做到這樣,已經很難得了!
聽我說了半天,相信大家對《集結號》是個什麼樣的電影,應該還是雲裡霧裡。不如到時候去電影看吧,與當前國產戰爭電影相比,《集結號》絕對翹楚,而且它講述的是一個中國化的故事,那個時代,那種精神,那類情懷,都已遠去,我覺得咱們有必要借《集結號》重溫…… 香港 03-01-2008 上映
聽聞釜山影展露天放映七千人一同流淚:eek2: http://q.sina.com.cn/blogfile.php?id=1000628242&fid=4e6c1c5001007zk2
集結號:一株變異的禽流感病毒
2007-12-23 09:10:26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e6c1c5001007zk2 [查看原文]
有缺點的史詩仍然是史詩,再完美的主旋律也還是主旋律。
《集結號》就是後者,即便它模仿了《兄弟連》的人物,copy了《拯救大兵雷恩》的特效,也試圖學習《太極旗飄揚》的立意,但是重重外殼下的皮膚,每個毛孔仍只是透露出三個血紅的大字——「主旋律」。就如同一株禽流感病毒,無論它怎麼變異,從H5N1到H5N2,哪怕是 H10000N10000,完美到可以匹敵非典的冠狀結構,它也脫不了原始的病毒胚子。
我們沒理由指責馮小剛,他就像一個鞋帽襪子買賣起家的溫州老闆,發家致富後總覺得自己以前的小本買賣不夠「高尚」,於是下海搞了把流行的房地產,然後又覺得賺錢已經不能滿足個人價值的追求,於是把主要精力投身於混個地方的政協委員等頭號——從《甲方乙方》、《大腕》的切入,到《夜宴》的浮華,再到《集結號》的王道,我們清晰地看到這一脈絡。
既然政治正確性高於一切,馮小剛為了「社會效益」貼上熱臉,從初衷上講有理有利,從結果上講也缽滿盆滿。於是乎,齊天大聖不必再受弼馬溫名號的窩囊氣,披上袈裟他就是鬥戰勝佛,也可在三界之外道貌岸然地俯視眾生了。
只可惜了《集結號》,充其量只是馮小剛的「投名狀」,在殊途同歸的歷史長河中,既不可能流芳百世,也夠不上遺臭萬年,在某個未來的教科書裡,偶爾提到的一筆僅僅為了證明那個時代樣板的多樣。
於是,我們看到穀子地的執著,並沒有出於某種普世價值,而僅僅在等待上級的撥亂反正;於是,我們看到王存金的轉變,並不是出於人性的昇華,而僅僅是男人血性的迸發;於是,我們看到戰友出生入死的感情,並沒有帶來更多的終極關懷,反而倒退到小幫派的哥們義氣;於是,我們看到馮小剛變成了馮小寧,甚至還不如馮小寧乾淨純粹。
再然後,我們聽到點題的「集結號」,當它在影院當中縈繞時,連隊裡的人熱淚盈眶,「於我心有慼慼焉」,組織上總算沒有忘記咱們;連隊外的人繼續沉默不語,冷眼看著這愈發撕裂成碎片的世界——
集結號為你而鳴,與我何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c1c50010080hh.html
《集結號》歷史性登上《新聞聯播》
雖然上一篇博文已經提到了小剛同學的投懷送抱,但是咱也沒料到,寵幸來得如此之快——《集結號》居然登上了《新聞聯播》。
(http://video.cctv.com/opus/49740.html)
想當初,凱歌同學、藝謀同學也曾享受到電影總局的「大片壟斷播放權」,但也沒有得到類似於《新聞聯播》播報這樣的「御賜黃馬褂」。作為後起之秀但一步登天的小剛同學,自然可以傲視群芳,睥睨三千佳麗了。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不經過血與火的洗禮,不經過犧牲,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新聞聯播》對《集結號》的詮釋,雖然有些肉麻,但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像外人看一對酷愛SM的夫妻,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等等,我怎麼覺得《新聞聯播》的這句點評很耳熟。哦,想起來了,原來小時候每當我們戴著紅領巾去祭掃烈士陵園時,都被要求「集體」誦讀「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才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blablabla」。
後來,烈士們被遷走,陵園被改造成商業中心。怪誕事實的背後,隱藏著更深的悲哀——像唸經般誦讀的孩子們,真的知道烈士們的意義嗎?真的知道抗戰、解放戰爭、朝鮮戰爭有什麼差別嗎?
這麼多年過去了,小剛同學仍然裝傻充愣,假裝自己也是戴著紅領巾被要求誦讀誓詞的孩子。一句搗漿糊般的「所有的犧牲都是有意義的」抹殺了所有深層次的追問。
於是,《新聞聯播》如獲至寶,把本來準備給「國內和諧社會」、「境外災害亂象」的1分鐘白金時段,賞賜給《集結號》。
倘若再被拷問,小剛同學恐怕也會拽拽項頸裡的紅領巾,奶聲奶氣的說:「人家還小啦,人家只是拍了一部娛樂片,你們說的政治我不懂的啦。」
拜託,你臉上皺紋一大把了,還想扮清純?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7-5-1404:50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都傻, 呢套祖國會組織大中小學幼稚園學生組團深切學習, 點會失敗:icon101:
http://www.cnhan.com/big5/content/2007-12/27/content_851449.htm
上《新聞聯播》1分零9秒《集結號》引爭議
2007-12-27 10:07:11
http://www.hangzhou.com.cn/images/20071205/071225zymydpf054.jpg
http://www.hangzhou.com.cn/images/20071205/071225zymydpf055.jpg
來源:武漢晨報
漢网娛樂本月20日全國上映的《集結號》首周末就“集結”了7000万票房,勢頭直逼同爭賀歲檔的《投名狀》。在21日央視一套的《新聞聯播》中,以1分零9秒的篇幅對《集結號》進行了介紹(之前《新聞聯播》關于電影的新聞大多以几十秒的簡訊形式報道)。這一舉動在网友中也引發了巨大爭議,网友
們普遍對《新聞聯播》報道《集結號》上映的消息感到吃惊。
惹爭議:《新聞聯播》用一分鐘報《集結號》
在21日的《新聞聯播》中,主持人以“今日,國產電影《集結號》開始在全國各地公映,受到觀眾好評”的開場白開播該條新聞。該報道播報了《集結號》上映第一天的票房情況,隨后又介紹了《集結號》的主要劇情,還采訪了兩位紅著眼圈的觀眾。
這條新聞立刻在网上引起了爭議,网友的態度之激烈,讓人吃惊。网友們的普遍反應是:“一直以報道國計民生政治經濟新聞為主的《新聞聯播》,竟然花這么長的時間報道一個娛樂消息!”盡管《集結號》在网民中的反響還不錯,該片的精神也是積极向上的,但有人認為一部商業電影上映的新聞是否該在《新聞聯播》時段播出是值得慎重考慮的。此外,也有网友直接表示,《集結號》根本不夠資格上《新聞聯播》。在网上的一個調查中,共16322人投票,40%的人認為“能上”,另有60%的人認為“不能”。
問原因:《集結號》為啥能上《新聞聯播》
如果說《新聞聯播》想助推賀歲片,今年上映的賀歲片有多部,《色,戒》、《投名狀》、《集結號》、《命運呼叫轉移》順次登場,都受到關注,為什么只有《集結號》登上了《新聞聯播》呢?
眾多网友進行了爭論,其中秦榮國分析說,首先因為這是國產片,支持民族工業的發展,央視責無旁貸;其次因為是戰爭片,而且《集結號》里“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這些流血犧牲的戰士換來的”這些話不能不讓人感動。
馮小剛:這是對國產電影的推動
影片制作發行方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對此說:“我認為《集結號》是主流電影。它能上《新聞聯播》我們也感動惊喜。”他稱中央媒体關注商業大片是正常現象,尤其《集結號》帶有正面和陽光的信息,“關鍵是這是一部好看的商業影片,非常振奮人心,區別于這几年其他的商業影片。”正在各地宣傳的馮小剛導演對此也表達自己的看法:“其實我從一開始就沒期待過我們的《集結號》會上《新聞聯播》,但是上了之后肯定會讓原來并不關注這部電影的人開始關注它了,原來并不關心電影產業的人開始關注我們國產的電影了,這是讓我感到惊喜的。”
央視回應:《集結號》上新聞聯播是為人民服務
有央視工作人員透露,其實類似《圖雅的婚事》、《西干道》這樣的電影也上過《新聞聯播》,但在影片上映第二日,就影片內容和首日票房進行報道,截至記者發稿前,尚未查找到第二例。央視《新聞聯播》欄目組負責人表示,《新聞聯播》的新聞內容并沒有什么具体的限定,“我們的節目是為人民服務,大家關注什么,我們也可以關注什么。”(陳弋弋)
它們也上過《新聞聯播》
《云水謠》:講述一段橫跨海峽兩岸,延續數十年的愛情故事。在《新聞聯播》國內簡訊部分報道了約40秒鐘,介紹首映發布會和上映2天后全國票房突破500万的消息。
《我的長征》:紀念紅軍長征胜利70周年的影片。在《新聞聯播》里國內新聞中以簡訊方式報道。
《紅色滿洲里》:講述1928年,國民党白色恐怖時期,中國共產党第六次代表大會被迫轉移到莫斯科召開這一歷史背景下,滿洲里地下交通員劉平安的故事。在國內新聞部分以簡訊方式報道。
《滿城盡帶黃金甲》、《傷城》:兩片為2006年賀歲片,在國內新聞簡訊部分報道了兩片的票房成績。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7-12-3004:21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http://www.cnhan.com/big5/content/2007-12/27/content_851449.htm
上《新聞聯播》1分零9秒《集結號》引爭議
2007-12-27 10:07:11
http://www.hangzhou.com.cn/images/20071205/071225zymydpf054.jpg
http://www. ...
http://video.cctv.com/opus/49740.html
中央台《新聞聯播》片段:D http://sillyfeifeifei.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929124
從《集結號》看主流意識形態的改變
甚麼叫“主旋律”?以前的解析是看看大陸戰爭片就知道了:一個個士兵被幻化成為英雄,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總有人奮不顧身扛起大旗,號令大家繼續前進。再細心觀察背後的大環境,國產戰爭片總離不開抗日或抗美援朝(內戰片不是沒有,但大都從嚴格意義上來定只能算是歷史紀錄片),每個英雄都仿佛背負著為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隨時能作出犧牲的準備和使命,大家抱著打不死的精神,力爭奔赴戰場上的最前線。可戰士們縱使心中充滿著這股信念,有沒有一刻曾經想過怯弱和退縮呢?
是想象力薄弱也好,是抄襲也好,但你不能抹殺《集結號》作為開拓國內戰爭電影新紀元的功績。戰爭背景由對外變成內戰,單純的正義與非正義之爭被含糊了;更難能可貴的是,一個個普通士兵的生命終於在《集結號》中重新得到了尊重,電影中的人物不再是一個個只會喊著“沖啊,殺啊!”的機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懦弱有閃過想放棄的普通人。回想1989年的《Glory》,說的也是內戰,說的也是信念,戰爭只是電影的骨架,入面填滿的卻是真真實實的靈魂,戰爭場面殘酷,但相比起來,“人”的描繪更加令觀眾震撼。
甚麼叫“主旋律”?現在的解析是看看《集結號》就知道了。昔日的階級鬥爭年代一去不復返,中國人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連美國也積極修補美中的雙邊關係,可知到在國歌中唱到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顯得的脫節。以國家以集體利益為重固然重要,但個人的利益在現時亦放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看《物權法》確立的尊重私人財產權精神可知)。從頌國頌黨到頌人,從之前影視作品以愛國主義為主到現在反腐題材的盛行,也可以看出當下或未來主流價值觀或意識形態上改變。
據聞《集結號》最近上了中央台的《新聞聯播》,更是蘊含官方對它的鐘愛之意,畢竟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國,尊重每個人確實的利益與生命的價值,社會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諧。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7-12-3004:19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http://q.sina.com.cn/blogfile.php?id=1000628242&fid=4e6c1c5001007zk2
於是,我們看到谷子地的執著,並沒有出於某種普世價值,而僅僅在等待上級的撥亂反正;於是,我們看到王存金的轉變,並不是出於人性的昇華,而僅僅是男人血性的迸發;於是,我們看到戰友出生入死的感情,並沒有帶來更多的終極關懷,反而倒退到小幫派的哥們義氣;於是,我們看到馮小剛變成了馮小寧,甚至還不如馮小寧乾淨純粹。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不經過血與火的洗禮,不經過犧牲,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新聞聯播》對《集結號》的詮釋,雖然有些肉麻,但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像外人看一對酷愛SM的夫妻,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7-12-3004:23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http://sillyfeifeifei.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929124
甚麼叫“主旋律”?現在的解析是看看《集結號》就知道了。昔日的階級鬥爭年代一去不復返,中國人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連美國也積極修補美中的雙邊關係,可知到在國歌中唱到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顯得的脫節。以國家以集體利益為重固然重要,但個人的利益在現時亦放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看《物權法》確立的尊重私人財產權精神可知)。從頌國頌黨到頌人,從之前影視作品以愛國主義為主到現在反腐題材的盛行,也可以看出當下或未來主流價值觀或意識形態上改變。
官方如此重視,是進步還是退步:D
如此取態,對香港政改有何啟示?:D
[ 本帖最後由 FlyingDonkey 於 2007-12-3004:29 PM 編輯 ] 呢套我有興趣過投名狀
中國電影07向前進
收到這樣的短訊:年底大片的啟示——《色戒》:女人不可靠;《投名狀》:兄弟也不可靠;《蘋果》:男女都不可靠;《集結號》:組織更不可靠。普通百姓用短訊開玩笑當然不是奇事,不過可供開玩笑的電影《集結號》的確提供了一種對過往不少解放軍 「神壇」形象的另一種閱讀。簡言之,就是過往中國觀眾看到的中國電影中的女人、男人、黨員、士兵、組織都太可靠了,可靠到令人難以置信。你才可想像今年突然來了那麼多不可靠,不可靠得那麼有人性那麼真,對於觀眾來說有多震撼。
在此,共產黨及解放軍的形象,再不是單單一股無敵的不像真實的處理,中國製作終於到了另一階段。今年,可說是中國電影挑戰尺度的一年,裸露鏡頭與情慾情節,暴力鏡頭的賣弄,對敏感話題的開禁,對傳統軍人英雄形象的更人性化描寫等,都在大片中出現。伴隨覑中國電影分級制的討論,中國電影似乎在這一年看到曙光。
中國仍不能成為荷李活 ,甚至不是南韓 ,在於生產發行制度的不成熟和審查的高度限制。我們難以想像,當每個人都說這是電影不景氣的年代,中國仍保持一年拍200多部電影(不包括獨立電影)的紀錄。然而大部分電影都沒被人看過,只有小部分可排到院線放映,但映期都極為受制,不是大片的話,放一個星期後就會調動到朝早或周末放一兩場。
《集結號》呈軍人與黨另一面關係
生產方面,中國電影亦未做到荷李活成熟的片廠制和類型片的流水作業生產線。每年靠三五部大片撐起七成的票房,並非一個健康的電影生態。更多被忽略的電影,是因為它們真的應被忽略:技巧粗糙、故事老套、角色定型,可說完全跟時代脫節。如果說馮小剛 的《集結號》真的做到什麼前所未有的功績,那是因為無論在拍攝技術到意識上,它都走前了一步。看慣國產戰爭片的國內朋友都驚訝:它竟可這樣處理軍人與黨的關係(簡單說明:國共內戰期間,主角一隊士兵被派去阻擊國民黨 ,以寡敵眾,上級聲明:沒聽到撤退的集結號,不准撤軍。結果全隊覆沒,軍方定性為失擪而非烈士,主角以為是聽覺不好聽不到集結號而害了大家,誓要向軍方討回公道。但實情是上司根本沒傳令吹集結號,目的是要他們死守以換取大軍後撤的時間)。
而就戰爭場面來說,《集結號》已是達至《雷霆救兵》和《太極旗飄揚》的國際高水平(負責《集結號》戰爭場面效果的正是製作《太極旗飄揚》的南韓公司),但在中國電影歷史的發展上,它更近於《生死諜變》在南韓的影響:意識形態上有一個革新的較人性化而非一面倒說教的處理。中國電影市場的進一步開拓,還看意識形態的放鬆,從而才能引發對過往視為敏感情節的開明新處理,這當然包括政治敏感題材、暴力處理和裸露鏡頭。商業電影的基本元素,就要看這些。
戰爭電影加添人性贏掌聲
當我們回看南韓電影近十多年的成功,上述的條件提供一個基礎的轉捩點。從極權統治到開放早年,加上政府的支持,南韓電影在打出國門之前,首先是得到國民本身的認可。由《生死諜變》的兩韓角色新描寫(把過往北韓 角色必定的壞透傳統打破),到《快樂到死》、《漂流欲室》等大膽情慾鏡頭的呈現,當然更有各部黑幫電影的反權威及暴力鏡頭,共同營造了一股電影新風。
上述觀點,即要有更成熟及成功的商業市場,首要依靠的是開放的電檢——我曾經在北京 一份主流報章上提出,不過其時編輯認為個別字眼較敏感,所以鋪陳解釋及用詞給淡化了。但不知不覺中,主流大腕們的作品,其實已摸覑石頭過河,一步步打覑擦邊球了。對於國內觀眾而言,能夠看到《集結號》出現這樣多非教條的處理,已興奮莫名。
當主角九連士兵打敗一隊國民黨軍時,拿覑「敵人」的軍備,對白出現了「國民黨仗打得不行,這身行頭倒不錯!」——要知道,過往非黑即白,國民黨的行頭也不敢亂佔用或讚賞。
又或者士兵說「頭上飛子彈,褲襠裏鑽炮彈,誰不怕?」——這應是多麼寫實的戰場對白,但國內觀眾受過多年英雄士兵教育,只聽過「怕死不當共產黨員!」沒有在電影中聽過共產黨會怕死的。
當然,「許三多」王寶強演的角色臨炸坦克前來一句「我操你媽!」更是惹來讚嘆——又要知道,國產戰爭片中,背覑炸藥去對坦克作自殺式攻擊經常有,但赴義前喊的通常是「同志們,衝啊!」而非「我操你媽!」看來馮小剛只要把人性最起碼該有的真性情反應放回電影中,原來已贏盡掌聲。
馮小剛「中國史匹堡」
說中國電影的未來寄託在馮小剛身上似乎誇張了一點,但如果說《集結號》令人想到《雷霆救兵》或《兄弟連》,不如說中國終於出現了一個史匹堡和早就應該出現的類型片模式。
史匹堡以其過人的號召力,不斷以監製或執導的方式,試用新技術創新舊類型,結果成功把荷李活電影帶進新歷程——這是馮小剛相應在大陸的責任。所謂大片Event Movie即由史匹堡的話題作《大白鯊》開始。其後的《ET外星人》、《太陽帝國》、《舒特拉的名單》甚至《雷霆救兵》都以不同手法顯示了他的多方才藝。《雷霆救兵》善用最新的震動攝影技術,做到了極為迫真的新聞式現場在地感(攝影機在拍攝時不斷自動微細擺動以造就動作真實感),擦新拍攝戰爭場面的新技術,這種技術今次在《集結號》中大派用場,配合刻意擾亂大家的剪接與聲效,營造一種戰場上的無常與混亂,效果極佳,也可說是擦新了國產戰爭片的場面處理。
所謂大片,不可以一味以相類似的古裝宮闈片與大卡士來壓注,而是需開拓不同類別的品種。
處理動作場面技術先進
《集結號》證明了這點,它處理動作場面的技術是先進的,它講的起碼是個不傻的故事(比對起其他古裝大片),有大銀幕上讓人看得目眩激蕩的摧毀與血淚,真真正正把影像的奇觀性落實到有血有肉的人物中。這其實是荷李活的基本法 則,把不同類型電影,如戰爭片、科幻片、動作片、歌舞片作完善分野並各自有其階段性發展與創新。成功的大片,要有可觀的大場面,相配的特技,傳統的類型支持,和一個不錯的故事,適時會讓你掉眼淚。之前幾部國產大片不是缺當中一樣就是全缺,如今《集結號》才算在國產大片的發展路上得到初步的成功。
指共產黨非絕對無私
而最最重要是:《集結號》把人放回一個人的應分位置。解放軍不是神不是無堅不摧的神話化英雄。共產黨也不是一個絕對無私與仁慈的領導,電影中說出的一種被組織遺棄的失落,就不是往日的戰爭片敢面對的題旨。
不錯,憑個人執覑堅持向上層追討「說法」的電影,我們記得仍有《秋菊打官司》,但那是針對個別官員的,而像《集結號》把矛頭指向軍團,那平衡還是需要小心調整。故此,電影的結局是合乎情理的:政府還是仁慈,把應有的頒回給犧牲的烈士。在現中國的創作條件下,我們對這樣的安排,已不能再強求了。
現在講的《集結號》和電視劇《士兵突擊》,甚至是《色戒》和《蘋果》,你都可以不喜歡,但你要了解它們為何流行,與及其在中國國情中的意義。前兩者在對士兵的有血有肉真性情處理上,確是突破。而且,更是在過往一兩年娘娘腔男色當道的日子過後,算為真漢子還以一點英雄本色。後兩者,就在普遍禁絕情慾的中國電影中,尋回一點情趣。
當然,現階段看來,暴力的呈現要比情慾開放得多,難怪給國內朋友的最佳手信,還是《色戒》和《蘋果》的完整版。
文﹕李照興
編輯:陳彩霞
策劃:李照興
http://hk.news.yahoo.com/071229/12/2m3wb.html 原帖由 橙色力量 於 2007-12-3111:39 A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馮小剛「中國史匹堡」
忽然好多「中國史匹堡」:icon101: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7-12-3004:23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http://sillyfeifeifei.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929124
據聞《集結號》最近上了中央台的《新聞聯播》,更是蘊含官方對它的鐘愛之意,畢竟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國,尊重每個人確實的利益與生命的價值,社會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諧。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7-12-3004:25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官方如此重視,是進步還是退步:D
如此取態,對香港政改有何啟示?:D
但前提是必先要忠於黨國,才會把你當作是人。:icon088:
對我來說,感覺像看外國戰爭片。
原帖由 橙色力量 於 2007-12-3111:39 A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當然,「許三多」王寶強演的角色臨炸坦克前來一句「我操你媽!」更是惹來讚嘆——又要知道,國產戰爭片中,背覑炸藥去對坦克作自殺式攻擊經常有,但赴義前喊的通常是「同志們,衝啊!」而非「我操你媽!」看來馮小剛只要把人性最起碼該有的真性情反應放回電影中,原來已贏盡掌聲。
其實這幕(以及由此至終谷子地的痞子氣)頗能呼應今天陳雲在日月報世紀版的土共研究文章:icon101:
又,國軍是沒有潘興坦克的,那些雪曼坦克仿得很假。:o
當時國軍數量最多的美製坦克該是這種吧。
[ 本帖最後由 橙色力量 於 2008-1-811:51 PM 編輯 ] 原帖由 橙色力量 於 2008-1-807:49 P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但前提是必先要忠於黨國,才會把你當在是人。:icon088:
對我來說,感覺像看外國戰爭片。
進步, 但未到世界標準:( 不過, 有過下質疑組織的行動, 已經難得了:D
好多鏡頭無端端搖/震:icon101: 原帖由 橙色力量 於 2007-12-3111:39 A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當然,現階段看來,暴力的呈現要比情慾開放得多,難怪給國內朋友的最佳手信,還是《色戒》和《蘋果》的完整版。
見到內地版《色,戒》DVD
可惜, 不是 158 分鐘, 各位請小心選購:( http://item.feedsky.com/~feedsky/my1510/~5935684/58437328/1488578/1/item.html
湯唯已封,<集結號>當立否?
from 一五一十部落頭條文章
作者:無中生有 | 評論(22) | 標籤:好書好電影
看過馮小剛導演的電影《集結號》,俺氣不打一處出,這是一株不折不扣的「大毒草」,竟然在我們的文化部、廣電總局、宣傳部三重管理下,流向了市場,是可忍,孰不可忍,相較而言,《色戒》只能算毛毛雨,問題輕多了。最近我注意到該片導演馮小剛也是全國政協委員,這麼大的榮譽,給了一個思想、覺悟、立場有嚴重問題的人,說明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手,還是抓得不夠硬,嚴重違背小平同志「二手抓,二手硬」的指示精神。加上「二會」期間廣電總局和文化部有關官員在回應記者封殺話題時,遮遮掩掩,雲遮霧罩,不敢理直氣壯地跳出來莊嚴聲明,實在不像一個共產黨人,馬克思說過,共產黨人從不屑於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因此,我有理由懷疑封殺湯唯只是我們的政治思想管理部門敷衍人民群眾的權宜之計,甚至是丟卒保車,抓小放大,整個政治思想管理工作體系,已經變修了,大踏步後退了。
那麼,《集結號》的問題有多嚴重呢,我簡單地總結為以下三條:
一、否定黨的領導。
支部建在連上,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光輝範例,是有別於革命軍隊與舊反動軍隊的根本區別,黨指揮槍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立國方針。但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完全看不到黨的領導。電影中唯一能代表軍隊黨組織的人物,只有二個指導員。前一個,導演安排一開場就戰死,而且是極度殘忍的死亡方式--炸成二截。後一個是充滿了小資產階級情調、貪生怕死的逃兵。就是這樣一個缺少革命意志的軟骨頭,最後歸化於哥們義氣,臨死前說:「連長,我沒給你丟臉吧。」聽聽,這是什麼態度?!什麼覺悟?!
這二個人物,是二種隱喻,意味著:要麼黨組織快點完蛋;要麼歸化於江湖義氣。這種江湖義氣貫穿著影片的始終,所以有指導員,看不到政治工作,不像有高度組織紀律性的無產階級軍隊,像一幫農民、小資產階級隊伍,否定黨的領導,單純地搞驚險神奇動作,宣傳個人英雄主義,江湖義氣至上。
二、否認政治思想工作。
這是由第一條否定黨的領導所決定的。政治思想工作,是我黨的法寶。沒了黨的領導,哪裡還有思想政治工作?先是穀子地連長殺俘虜,表明我黨的「優待俘虜」政策在幹部隊伍中就一團糟,思想政治工作有跟沒有一個樣,沒有發揮作用,這是暗指。明的方面,穀子地殺俘虜,只是輕描淡寫關個禁閉了事,難道上級領導也是不明大義,不理是非?這樣就從「一團糟」引導到「全面糟」,徹底糟,造成錯誤的導向。沒過多久,穀子地又臨危受命,讓他繼續帶九連去打阻擊,這段情節更加氣人。畫面是:劉團長找谷連長談話(這裡就值得發人深省--為什麼是團長而不是政委來進行戰前動員?),一邊好吃好喝待候著,一邊為任務討價還價。這是個什麼性質的問題,咹?!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而這樣的場面,簡直像在描寫中世紀的僱傭軍嘛!醜化了軍隊,醜化了政工幹部。這與舊軍隊、舊軍閥還有什麼區別。因此故而,引出第三條。
三、抹殺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界限。
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之分,取決於軍隊的性質。有什麼樣的軍隊,就有什麼樣的戰爭。否定了黨的領導,否認政治思想工作,看不到人民的軍隊為人民這一崇高理想,從而也抹殺了戰爭的正義性質,影片一開頭,就把國民黨反動派的軍隊渲染得英勇頑強。整個電影的畫面,陰暗壓抑,宣揚戰爭的殘酷和恐怖,給人類帶來巨大的不幸和深重的災難。把偉大的解放戰爭描繪成一場妻離子散,生離死別,家破人亡的大悲劇,將革命戰爭寫得很慘,用藝術手法使人回味,使人感到軍隊殘酷,這是對革命戰爭的歪曲,瓦解和腐蝕人民群眾反抗鬥爭的革命意志,把革命鬥爭寫得淒淒慘慘,似乎參加革命只有死路一條,來達到反對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
更可怕的是,竭力宣揚革命戰爭的殘酷,大肆販賣修正主義的活命哲學和叛徒哲學。穀子地在關禁閉時,不去和嚇得尿褲子的後任指導員進行鬥爭,不去進行正面的教育幫助,反而說「誰他媽不怕死啊」。該槍斃的人,他要來做指導員,宣揚「活命哲學」,哪裡還有一絲一豪的無產階級戰士大無畏氣息!只有小資產階級的溫情主義。影片對穀子地穿著國民黨軍服存活也不作交待,相反,在接下來黨組織調查事件真相過程中,大發軍閥脾氣,和黨的幹部政策和組織路線對抗,倒打一耙,攻擊黨組織無能,對問題不敢管,隱晦地販賣叛徒哲學。
其它不再一一羅列,僅次三條,足以認定這部電影從立場、觀點、方法,是徹頭徹尾的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正義事業的大毒草,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拍,拍了更不該公映的壞電影。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在管理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樣一株大毒草居然能流出來,大張旗鼓地在全國各大院線公映,我們忠誠的無產階級人民群眾不答應!這部電影應該回收,導演該封殺,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應該給全國人民作出解釋和道歉,借二會之東風,班子要重組,選撥有思想、有覺悟,立場堅定,藝術水準高的同志充實領導班子,來促進宏揚正氣,振奮精神的好創作、好片子更多更快地推向市場,以壯我泱泱中華和平崛起之虎威。
可能有些人會說:你這樣評價《集結號》,乾脆全國只放八部樣板戲算了,你還支持不支持拍電影?
我講的意思,不是我要欽點八部樣板戲。你問我支持不支持拍電影?我說支持,我就明確告訴你,你們呀......我感覺影評界也要學習,你們非常熟悉西方這一套的,你們畢竟是Too Young(太年青),明白這意思嗎?
我告訴你們,我是身經百戰的,見得多啦,東西方的很爛的電影,我都見過,美國的花花公子,日本的武藤蘭系列,我邊看邊談笑風生,只是也要提高自己知識水平,(用廣東話說)識得唔識得呀!
你們有一個好,全世界出什麼片子,你們看得最及時,但是看完以後的感想呀,too simple(太簡單),sometimes naive(有時無知),懂得沒有?
我見得太多啦,可以告訴你們一點人生經歷,中國人有一句說話叫「悶聲發大財」,我就甚麼也不說,這是最好的,但是我想我見到《色戒》也批判了,一句話不說也不好,將來你們歪曲我的意思,你們要負責。
我沒有說只要八部樣板戲,沒有任何這樣的意思,但是你一定要問我,馮小剛支持不支持,我不支持他呀?他現在當政協委員,我怎麼不支持政協?況且有關藝人日後改過,製作優秀的作品,仍可考慮。
:icon101: :icon101: :icon101: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3-1805:53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http://item.feedsky.com/~feedsky/my1510/~5935684/58437328/1488578/1/item.html
湯唯已封,《集結號》當立否?
from 一五一十部落頭條文章
作者:無中生有 | 評論(22) | 標籤:好書好電影
看過馮小剛導演的電影《集結號》,俺氣 ...
Deadlink:icon101: 原帖由 橙色力量 於 2008-3-1806:38 P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Deadlink:icon101:
兩會期間, GFW 自然緊D:(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3-1807:50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兩會期間, GFW 自然緊D:(
連又紅又專、發揮《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革命文章都要GFWed:eek2::(:icon101: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