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epolis 我在伊朗長大
法語/英語版13-12-2007 上映
小女孩瑪珍生於德黑蘭一個思想開明的中產家庭,自幼接受法語教育,性格調皮活潑、敢作敢為。伊朗在巴列維王朝倒台後,局勢嚴峻,人人自危,她的父母惟有忍痛把女兒送出國。
14歲隻身來到維也納,在長達4年的留學日子裡,瑪珍從小女孩成長為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呼吸自由空氣的同時,也受到種族歧視,因失戀的打擊決定返回故鄉,重新適應在這個封閉專制的伊斯蘭國家生活。經歷了4年失意渾噩的日子後回到祖國,她盡量循規蹈矩,結了婚安定下來。可惜最後還是忍無可忍,24歲那年離婚遠走法國,修讀插圖藝術,自此長居於外國。
導演 : 瑪贊莎塔碧, 雲信柏羅洛 http://kastner.iblog.com/post/3931/429100
Persepolis
2007-10-06, 23:04
瑪贊·莎塔碧(Marjane Satrapi)的 Persepolis 和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的電影一樣迷人。
我花了整晚的時間,將她的四本漫畫一口氣讀完。畫冊封底註明了所取得的眾多獎項,並不讓人意外。真不敢相信,原來漫畫也可以畫成這樣!!
說起伊朗,我得承認,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總以為穆斯林其實都一樣:婦女裹著頭巾,男子蓄著鬍鬚。所以,當 Bere 介紹她的同學 Sahra —— 一個來自伊朗的女生給我認識時,我竟然還問出「伊朗人是不是說阿拉伯語」如此荒謬的問題。當然,Sahra 也圍頭巾,不過是花短巾,和原教旨主義者們極力提倡的黑長裹巾不同,前者顯示著某種程度的自由和開放(事實上 Sahra 性格開朗著呢,有一回她講了個非常滑稽的笑話把我們都逗翻了)。
瑪讚的漫畫形同版畫,讀上一頁便印象深刻,有力、飽滿。這本漫畫其實是瑪讚的自傳,從頭到尾都令人叫絕。 http://the4re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08330
是我失策,沒有做定功課;雖然老早知道這套作品的大名,但入場前,我對伊朗的籠統認識其實還停留在時事新聞的層面上:伊朗是伊斯蘭國家也三大邪惡軸心國之一啦、好像是那些長期處於內戰的國家啦、國民窮困、男女不平等等等…程度大約是這樣子吧;就這樣子進場,自覺領略不到些甚麼。(加上開場前遲到約15分鐘,進場時看到的主角就已經14歲了啦)
由於沒看過漫畫,我大抵是透過電影認識女主角Marjane Satrapi到目前為止的生平的少數人仕之一吧。因為是自傳式,故事很個人,主要是把一生的大事回顧一遍,再側寫當時國家的局勢。
故事其實幾多有趣位。例如,Marjane Satrapi和大多數少女一樣,有過反叛期,會買黑市casette在家中大聽搖滾樂兼fing頭;14歲的Marjane Satrapi慢慢發現自己的身體在長大、臉在變長、在變異,然後發現身邊會多了黏身的男生......
同樣地,心嗡位也不少。例如媽媽去超市買物時受到男人的侮辱;Marjane Satrapi在法國留學期間,很怕在新相識朋友面前坦承自己的國藉;失戀差點暈死街頭;異鄉的寂寞......
有一幕,我很為Marjane Satrapi的勇敢而激昂:在學校的周會裏,女主角勇於舉手發言,直斥校規的無理弊端--男生可以奇裝異服,但女生則需由頭包到落腳?另,女性在街跑動會構成"indecent "的指控--因為會扭到屁股?我看,這些倒是一些有趣的課題。
畫風簡單而樸實,類版畫般略顯個人風格美,色調只選黑白,但反而卻襯托出一種獨特的民族色彩美來。當然,畫風是賣點,故事更甚啦。原著漫畫能夠一鳴驚人於全球大賣更被翻譯成25種語言,實是因為它的獨異性--前無先例般以伊朗人民的視角,用自己的經歷去側寫伊朗這個國際定位為邪惡的這個國家,的另一個不為人知的面貌。當然,作者的幽默自嘲手法亦功不可沒呢。
幸好,據聞遲些會有正場上映,到時一定再進場認認真真觀看一遍。 http://snapme.wordpress.com/2007/12/04/我在伊朗長大-perspolis/
我在伊朗長大 (Perspolis)
December 4, 2007 at 7:19 am · Filed under 歐洲片 ·Tagged Marjane Satrapi, Vincent Paronnaud
一本漫畫,譯了不知幾多個不同語言的版本,更遙身變為一套動畫,法語配音的;一個生於伊朗少女的成長故事,一下子又變成法國出品的動畫主角,贏得康城,據說,也大有機去取一個大美帝國得很的奧斯卡獎。我想,這就是全球化下的利益者吧。
不懂政經,不說,說動畫製作,此片無疑非常成功,因有漫畫本珠肉在前,自然無謂勉強去立體化、色彩化、荷里活化,這樣,竟然膽敢拍成一部近似黑白的動畫製作,反了現代精神,又從新展現了黑色的美態,黑得實在,黑得有點文化風味。事實上,片中利用黑色,作了很多過場跳接,成為好用材料。另外,一開場又幾幕少女想像片段,剪影、拉線動畫努力落齊,非常巧妙,快速活潑的剪接更添幾分官能享受,非常賞心,如此,我原本想睡一睡,但是,又被音樂及閃動畫面吵醒了。
這樣,不就成一套經典動畫嗎?我想,未必。
我沒有看漫畫,不知道原作的舖排,只是,看到開首的一幕,實在有著有趣寓意,主角在機場上,回想、展望,兜兜轉轉,似乎都未能走入這個或那個國家,遊遊蕩蕩,過眼雲煙,這不就是故事所真正所呈現出來的嗎?
所謂生於伊朗,只是玩弄一下炮火,冷說一下各國政府的無情無義;所謂奧地利成長,原來只是戀愛無限Touch,浪漫與落難,少女變成放蕩小孤女;所謂回國後的文化震震,最終也只是頑童揭起黑色面紗,遠觀女權的無力無奈。
啊噢,這不就是在困在機場看世界嗎?
我想說的,是這齣電影真的好看,看得人心安,看得人愉快,大概就如看《反斗車王》或者《反斗奇兵》,不過,不同的是,當我看這套以伊朗為賣點的「反斗伊朗女」時,當我看到那一段以精采剪接的MTV片段時,真的,真的,心口有點作悶呢。
賣點歸賣點,消費歸消費,但駛唔駛去得咁盡先,或者,答案是,原來黑白動畫製作都有原因,因為,黑衣白臉,你永遠分不清角色原來膚色。 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13170280
苿莉人生:動畫新高峰
tonyblue - 電影評論 | 2008-01-01 00:01:01
鼓勵此網誌:0 推薦這個部落格: 358
看到好電影,會讓人一天開心,2008的第一天,就讓我們一起擁抱《苿莉人生》,呼吸著一年的清香如意吧!
奪得2007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法國動畫片《茉莉人生(Persepolis)》,無疑是2007年最佳動畫電影,也足夠昂然挺進年度十大電影之林。
簡單而膚淺,是一般動畫電影給人的印象,《茉莉人生》卻是一部美學看似畫風簡單,意境卻深奧;筆法似粗獷,餘韻卻深遠的動畫,不論是動畫美學或敘述結構都有精彩耀眼的成就。
《茉莉人生》改編自旅居巴黎的伊朗籍漫畫家瑪珍.莎塔碧(Marjane Satrapi)的自傳漫畫「我在伊朗長大」。色彩上,百分之九十五的畫面全是黑白兩色的構圖,只有帶到小名瑪姬(Marji)的女主角成年畫面時,才有一抹黯紅;線條上,不求立體質感,也不講究寫實彷真,而是以簡單幾筆求其形似,全片的美學意念貼近了北宋畫家郭熙論山水畫時所說的:「畫見其大象,而不為斬刻之形;畫見其大意,而不為刻畫之跡。」
黑白色彩和漫畫畫風不只是一種美學姿態,背後另有支撐與呼應電影主題的巧思,《茉莉人生》的故事主軸是利用女性的成長與覺醒來對照伊朗革命的世代生活變遷,伊朗的近代文明史其實就是《茉莉人生》最想與世人分享的背景故事,漫畫及電影都選擇瑪姬的成長為中心,因而得以童真的眼光觀看俗世嘈雜和戰爭紛亂,得以從女性的角度訴說男性霸權的驕縱,再還原到人生的基本欲求,而獲致普世共鳴的效應。
電影以1979年做為分界線,初識人事的瑪莎還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伊朗女孩,父母親在巴勒維國王當政時期接受了西方教育薰陶,生活和教育子女的態度傾向自由、隨性而開放;1979年後,伊朗爆發了伊斯蘭革命,巴勒維王朝政府被人民推翻,舊政府的貪污腐敗被人民唾棄,新政府鎮壓異己的掌控手段卻更變本加厲,焦慮的瑪莎雙親因而把女兒外送到國外求學,但是成為失根花朵的瑪莎沒有因此更加快樂,流浪多年後還是回到故鄉,才發現故國己非昔日情貌,飄零天涯成為她不得不的生命選擇,然而故國家園之思,卻不時在呼喚在她。
台灣人對伊朗電影並不陌生,但是看一部《茉莉人生》就可以更清楚了解這個波斯古國的千年發展史,因為全片為弱勢發聲的創意角度才是電影在全球各地都引發熱烈討論的關鍵所在。
《茉莉人生》其實不是反伊朗的電影,而是反對人生霸權的作品。編導對巴勒維王朝並沒有特別憶舊追懷的鄉愁,甚至有許多明批暗諷(例如在英國人的鼓動煽惑下擁兵奪權稱王,卻也讓石油資源被資本主義國家掠奪);對伊朗人民自主當家的意願也沒有排斥,只是站在人本觀點,具體列舉了男性沙文思想對女性的誤解、設限與羞辱,同時也讓政治異議份子永遠不受當道主流接納的事實呈現政治鬥爭的殘酷本質。
民主國家理應人民做主當家,卻總是被政客把持,民主時代理應男女平等,卻總是男性決定了女性的美學與幸福,編導把家國歷史的時代元素投射進瑪姬家族做對照檢視,因而不會是一部厚甸甸的歷史教科書,而是有了人性溫度的女性吶喊史。
瑪莎家的三代女人各被賦予了不同層次的生命符號,看盡世事滄桑的祖母深諳生命智慧,她愛把茉莉花香放進胸罩中,可以讓自己一天清香;她愛用冰水浸泡胸部,因為如此可以讓胸部高挺,更顯嫵媚迷人。祖母的智慧語絲不但扮演著黑夜明燈的開釋與指引角色,也是全片生活趣味的源頭。瑪莎的母親則是強靭又有主張的女性,她不相信追求更有品質與品味的人生有錯,更不相信提供子女「真善美」的教育有錯,更無法接受連欣賞藝術作品都要打上馬賽克的保守退縮,她的信念與堅持,正是瑪莎成長歷程中最厚實的避難港灣。祖母感性,母親理性,兩相激盪下,瑪莎就算有著成長期的生命迷航,也終於會走出自己的道路的。
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路就是《茉莉人生》獨立人格的主張,簡明的美學與技法,充滿趣味的生命觀察和文化批判,都讓這部動畫片電影的戲劇震撼超越了一般劇情電影與動畫片的格局,成為電影史上的重要文化財。 08 第一日去看:(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1-102:23 A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08 第一日去看:(
x2:icon075: 原帖由 橙色力量 於 2008-1-104:23 P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x2:icon075:
6 點, 電影中心:( 強烈推薦, 伊朗近代史詩, 失敗的走向共和:(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1-211:02 A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6 點, 電影中心:(
2 點, 電影中心:icon101: 聽日IFC 5:45 原帖由 HackerWong 於 2008-1-205:41 P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聽日IFC 5:45
英文版來的:(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1-205:46 P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英文版來的:(
:eek:
漆了.....:o 原帖由 HackerWong 於 2008-1-205:59 P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eek:
漆了.....:o
:icon121: 原帖由 HackerWong 於 2008-1-205:59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eek:
漆了.....:o
其實都係五十步與一百步之別。:icon101:
如果那是以Fārsi為主,法、德語為副,更好。:icon075: 原帖由 橙色力量 於 2008-1-209:12 P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都係五十步與一百步之別。:icon101:
如果那是以Fārsi為主,法、德語為副,更好。:icon075:
其實側面證明這是西方角度看伊朗:icon101: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1-210:04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側面證明這是西方角度看伊朗:icon101:
套片證明:1.越禁越失禁;2.越hard sell反美、反西方,人民會更暗啞底親美、親西方。:icon101:
So, 但願我們的國民(奴化)教育,效果都會如此,阿門。:icon075::icon101: 原帖由 橙色力量 於 2008-1-210:12 P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套片證明:1.越禁越失禁;2.越hard sell反美、反西方,人民會更暗啞底親美、親西方。:icon101:
So, 但願我們的國民(奴化)教育,效果都會如此,阿門。:icon075::icon101: ...
3. pia 是沒有效果的
阿門。:icon075::icon101: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1-210:25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3. pia 是沒有效果的
阿門。:icon075::icon101:
:confused: 原帖由 橙色力量 於 2008-1-210:59 P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confused:
Power is all:(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