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浪潮導演侯麥/伊力盧馬 (Eric Rohmer) 辭世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25003955艾利克˙侯麥 (Eric Rohmer) 辭世!以文找文
jostar2 - 導演 | 2010-01-12 16:00:49氣象
鼓勵此網誌:0 推薦這個部落格: 394
法國新浪潮《電影筆記》派的五巨頭之一,艾利克˙侯麥 (Eric Rohmer),驚傳已於一月十一號辭世(享年八十九歲)!
所謂的法國新浪潮《電影筆記》派的五巨頭,指的是出身《電影筆記》編輯部的五位作者導演(因此阿藍˙雷奈 (Alain Resnais) 當然不算):弗杭蘇瓦˙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艾利克˙侯麥 (Eric Rohmer)、克勞德˙夏布洛 (Claude Chabrol)、尚-呂克˙高達 (Jean-Luc Godard) 跟賈克˙希維特 (Jacques Rivette)。(本網誌隨時再作更新)
弗杭蘇瓦˙楚浮的電影最能夠為一般觀眾所接受,因為他大多都在處理男女之間的感情問題,導演風格也很實在,並不走實驗派的路線。但他也是最早過世的一位:一九八四年,他就因為疾病過世。
跟弗杭蘇瓦˙楚浮比起來,新浪潮的導演都相當地長壽:不僅僅是艾利克˙侯麥、克勞德˙夏布洛、尚-呂克˙高達跟賈克˙希維特,還包括阿藍˙雷奈、阿妮耶思˙華達 (Agnès Varda) ──但阿妮耶思˙華達的丈夫賈克˙德米 (Jacques Demy) 先在一九九○年過世,另一號代表人物路易˙馬盧 (Louis Malle) 也已在一九九五年過世。
艾利克˙侯麥 (Eric Rohmer) 辭世!
圖為艾利克˙侯麥的最後一部片,《愛情誓言》(Les Amours d'Astrée et de Céladon, 2007),曾參加二○○七年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見周星星我的三大影展報導);身體已微恙的艾利克˙侯麥,當時沒出席威尼斯影展,而是派《愛情誓言》的俊男美女演員們造勢。
周星星我將翻譯《世界報》記者賈克˙曼代爾波 (Jacques Mandelbaum) 所作的文章〈法國電影的傳奇,艾利克˙侯麥過世〉;但為了避免本網誌拉得太長,我另外開了一篇網誌專門放這一篇譯文。請點這裡。
以下是一位法國網客 Dominique V. 在《世界報》網站上的留言:
沒看過《克萊兒之膝》或《在茉德家的一夜》的人,不會曉得活著的甜蜜。
來自一位美好年代的《世界報》的男讀者的留言;來自一位並不太過節慶的純純粹粹的工程師。但總是一位絕對的仰慕者。
一位八十九歲的光輝大大地歸去,我沒流下豐沛的眼淚。
但他是多麼地天才,多麼具備感性。
Qui n'a pas vue "le genou de Claire" ou "ma nuit chez Maud"
n'a pas connu la douceur de vivre.
Message d'un lecteur du Monde de la belle époque ; émanant d'un pur ingénieur pas trop festif. Mais d'un grand admirateur.
Pas de grandes larmes sur le grand départ d'une lumière de 89 ans.
Mais quel génie, et quelle sensibilité.
圖為二○○一年九月艾利克˙侯麥獲頒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
[ 本帖最後由 FlyingDonkey 於 2010-1-1307:50 PM 編輯 ]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25413102
法國電影的傳奇,艾利克˙侯麥 (Eric Rohmer) 過世
jostar2 - 導演 | 2010-01-12 15:28:23氣象
鼓勵此網誌:0 推薦這個部落格: 394
艾利克˙侯麥 (Eric Rohmer) 過世,是法國電影的一個傳奇熄滅了。就像所有的傳奇,他這個傳奇有跟其它傳奇共同的地方,但也有它自己的獨特的真實 (sa part de vérité singulière)。從稍微遠一點的地方來看,或者從比較壞的一面來看,艾利克˙侯麥的電影作品可謂給人有兩種簡明扼要的評價。
第一是這位導演仍然是法國電影某一種標準規格的代表人物,被對話、注重親密/隱私的細節跟故作風雅的調情故事所裝置起來。第二是,他身在新浪潮 (la Nouvelle Vague) 中,站在第一線為創新的藝術手法揭竿起義,在本質上他就是一位屢受挫折的經典人物。從比較近一點的地方來看,侯麥的電影並非是以很斷然的方式來反駁這些對他的評價,但卻強力逼使他自己要和那些評價一起競爭(譯註:就是要讓對方不霸佔『絕對』的位置,要讓自己跟他們處在『相對』的地位)。說的都是,至少侯麥把藝術的一個非常法國特色的概念執行出來,尤其指電影
這一方面。而且更要再提醒說,這個傳統有它自己的偉大的地方,有它自己的很微感的精神 (sa subtilité spirituelle),有一種放肆 (l'impertinence) 的跟自由 (la liberté) 的品味。還得再說的是,導演知道如何運用智慧,再在電影中重新再創造另一番智慧,運用一些參數大量地運用對話──但不僅僅是對話而已,還有跟對話已緊緊密切相關的(已不可分的)一種關於空間跟時間的想法 (une conception)、讓角色們投入進角色中的要求、微微顫抖的肉體、面對大自然須具備一種敏感度,好能夠讓精神 (l'esprit) 湧現出來。「我不把它說出來,我只把它呈現 (montrer) 出來。」他這樣子表示。
至於大家所提到的「侯麥式」古典主義,侯麥他是有點因為他個人拒絕因襲舊俗、比較傾向幻想面 (la fantaisie)、個人偏好模模糊糊的道德 (l'ambiguïté morale) 的口味,名聲不太光彩 (entaché),所以他才不敢完全地承擔大家賦予他的地位。
本名尚-馬黎˙莫黎斯˙謝黑 (Jean-Marie Maurice Schérer) (譯註:侯麥有一位弟弟何內˙謝黑 (René Schérer) 是哲學教授,曾經在巴黎第八大學任教),在凸勒 (Tulle) 出生,這位寇黑茲人 (Corrézien) ──譯註:寇黑茲 (Corrèze) 是行省,所以他也是寇黑茲人──後來變成法文老師,本來是想走出一條文學的事業;例如他在一九四六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說《伊莉莎白》(Elisabeth),但是是以筆名吉耳貝˙寇迪耶 (Gilbert Cordier) 的筆名發表。 http://www.criterion.com/current/posts/1347
Eric Rohmer, 1920-2010
from The Criterion Current
1 person liked this
He was a literature teacher, a novelist, a magazine editor, and a film critic, but Eric Rohmer, who has died at the age of eighty-nine, will be most remembered, of course, as a filmmaker. And the legacy that Rohmer the auteur leaves behind encompasses even more than just his own formidable body of work; the term Rohmer-esque has been unofficially part of the film lexicon for some time now, most often used to describe philosophical, spare, dialogue-driven films about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n and women (Rohmer’s style can be seen in the work of directors from Arnaud Desplechin and Olivier Assayas to Woody Allen and Richard Linklater). His best-known films of this realist sort include those in the series Six Moral Tales, Comedies and Proverbs, and Tales of the Four Seasons, although Rohmer was also a fascinating formalist when it came to period pieces, whether in his intentionally artificial interpretation of an Arthurian legend, Perceval (1978), or in his technically progressive take 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Lady and the Duke (2001), an early film to utilize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for its backdrops.
Rohmer’s career, which has woven its way from the French New Wave to the digital revolution, has brought joy to movie lovers for six decades, and will undoubtedly continue to do so. In this short clip from a 2006 interview, available as a supplement in Criterion’s Six Moral Tales box set, Rohmer discusses with Barbet Schroeder the unique philosophical sensibility he brought to world cinema. 好想看六個道德的故事:icon099: RIP:(
又,港譯伊力盧馬。:(
[ 本帖最後由 橙色力量 於 2010-1-1209:24 PM 編輯 ] 原來香港叫伊力盧馬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