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身分認同3 年未見改善
港聞A13明報
2006-01-16
--------------------------------------------------------------------------------
--------------------------------------------------------------------------------
【明報專訊】「我是香港人,又是中國人?」一個有關中學生國民身分認同和對香港人及中國人的觀感,連續3 年調查發現,中學生認為自己是香港人,多於自覺是中國人,國民身分薄弱,未見明顯改善。調查機構指出,中學生對中國認識少、觀感負面,而且欠缺國民教育,以致國民身分薄弱。
學生自覺香港人多於中國人
學友社去年10月透過問卷,訪問2777名中學生,就12句有關香港人和中國人的描述作出評分,另外請學生以「中國人」和「香港人」的個性和文化特質評分。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評分,高於「自己是中國人」 (詳見表)
。結果亦發現,中學生普遍覺得「香港優等,中國次等」。評分最高的5 項描述中4 項與「香港」
有關,如「關心香港的新聞」;榜末的5 項描述全都與「中國」有關,包括「我愛中國」、「關心中國內地新聞」
、「香港回歸中國而感到高興」。今年結果與過去兩年同類型調查相若。
本港中學生如何看中國人和香港人的文化特質?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認為中國人在「有禮貌、開放、有學養」的評分中表現最差;香港人則在「傳統、穩重、重集體」3 個評分中獲得最低分。此外,中國人和香港人分別在「傳統」和「追求平等」獲得最高分。
恐阻交流促推國民教育
學友社名譽社長陳潤根表示,學生國民身分薄弱是因政府未能普遍推廣國民身分教育,往往只有一小撮學生受惠。學友社又指出,中學生對中國的觀感依然守舊、印象差,認為「香港」較「中國」
優勝,擔心最終會打擊中學生認識中國的興趣,阻礙兩地交流。另外,教師的國民教育培訓不足,也是導致學生對國民身分薄弱的原因之一。學友社建議,學校應多舉辦國民教育和交流活動,加強本港學生與內地學生溝通和共融,有利港生改變對中國的觀感。 Who fxxking cares HK :o 對祖國嘅感覺好差:( 殖民地左咁耐,慢慢黎啦... 我係香港人 我點都會話自己係中國人 原帖由 古都 於 2006-1-1610:19 PM 發表
我係香港人
:icon075:
係d鬼面前都係gum講
調查:九成刁學生斗膽唔認中國人
<刁報訊> 據一項調查顯示,九成中學生認自己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簡直膽大包天。祖國得悉結果,震怒異常,認為這班刁頑學生食碗麵反碗底,浪費祖國哉培。過去幾年祖國強烈貫輸祖國身份,又播國歌扯國旗送屍扒,又派自由行、太空人和郭晶晶美人征服香港各階層,但調查卻殘酷地否定身份教育的效果。
最可惡是,另一調查(1月15日蘋果)指香港學生竟然覺得絕世暴君秦始皇為心目中最勁的皇帝,而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毛主席。因此,祖國已下令實行全新「中學生身份認同教育」,多多了解並實踐祖國的特色,從而加強身份認同。內容包括:
K歌教育
所有青少年唱K甚至索K前,必須先唱國歌。
詞語改革
以後「星期」一率改寫成「升旗」,一至日全部叫「升旗X」,由升旗六至升旗日,日日口頭扯旗,年中無休。
祖國綜合科學課程
於中學加強推行。內容包括「頭髮變豉油」、「染色瓜子製法」、「假雞蛋初階」、「基因奶粉大頭嬰研究」等等。
疾病教育
學生生病時,要學習隱暪疫症,只能向校長透露,絕不能讓其他教師或同學知悉。誰指出學生有病,即時監禁。
自由行體驗
由政府撥款,讓每個中學生有機會在香港當三天自由行,體驗祖國文化。節目包括狂掃名牌、金屎塔、數碼產品鑽石金器等,並到訪迪士尼,學習吐痰、踎地煲煙、掉垃圾等偉大傳統。某些來港自由行同胞並未表現出上述特徵,會被分類為「準香港人」,並要重新報讀此課程。
據悉,課程中原有考察珠三角活動,但因為九鐵推車服務尚未通往羅湖,逼迫暫時擱置。
http://diumanpar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93280
要把中國香港人類補元計畫進行到底!:mad::icon101: 原帖由 橙色力量 於 2006-1-1809:52 PM 發表
<刁報訊> 據一項調查顯示,九成中學生認自己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簡直膽大包天。
祖國得悉結果,震怒異常,認為這班刁頑學生食碗麵反碗底,浪費祖國哉培。過去幾年祖國強烈貫輸祖國身份,又播國歌扯國旗 ...
刁報訊 :icon101: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