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百億打造亞洲最佳大學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與港大競逐最佳大學的稱號,繼港大宣布100億元擴建大計盼躋身全球首25名後,新春伊始,中文大學亦宣布斥資100億元,落實10 年發展大計,打造亞洲最佳大學。計劃包括重點發展中國研究和訊息科學等五大領域,並耗資最少5億元成立第五間新書院。校長劉遵義表示,預計政府將撥款40 億元支持有關發展,中大須自行籌集其餘60億元。重點發展五大學術領域
劉遵義和3名副校長昨日與傳媒新春茶,暢談100億元策略發展計劃。中大去年10月推出策略發展大綱,經3個月諮詢後,拍板敲定計劃內容,包括重點發展五大學術領域、優化雙語政策、增收非本地生及增建教研設施等(詳見右表),目標成為亞洲最佳大學。劉遵義說﹕「希望日後任何學生打算來亞洲升學,首先會想到中文大學,令中大成為全亞洲的首選。」
最受矚目的發展項目,是耗資最少5億元成立第五間新書院。現時中大有4間書院,每間書院約有2200人,劉遵義說,大學於2012年轉行4年制,屆時全校本科生將增至1.2萬名,必須新增一間甚至多間書院,免令每間書院人數爆煲,承傳書院制精神,「以前每間書院只有幾百人,學生可以『上識三屆、下識三屆』,關係好融洽,現在已不可能」。
倡採「牛津劍橋」混合模式
劉表示,副校長廖柏偉早前率領工作小組到訪全球多所實行書院制的大學,參考國際經驗後,建議採用「牛津/劍橋」和「普林斯頓/耶魯大學」混合模式,將第五間新書院的規模維持在500至600人,保持一定獨立性。
自行籌款60億 政府撥40億
劉遵義預計,政府會撥款40億元支持發展計劃,中大須自行籌集其餘60億元。他批評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不支持書院制,不會撥款成立新書院,中大須自行籌款成立書院。
若有富商捐款,會否以富商名字命名新書院﹖劉遵義說﹕「最重要是考慮捐款人是否值得尊重﹗當年邵逸夫全數捐款1.1億元成立新書院,命名為逸夫書院 ﹔我不會否定用捐款人名字命名新書院,按照大學慣例,命名書院亦毋須公開諮詢。」現時中大4間書院分別為聯合、新亞、逸夫及崇基。
香港大學去年中亦宣布耗資100億元落實10年大計,打造國際級高等學府,將教研人才和籌款文化大躍進至國際水平。港大目標在2011年,即港大100周年校慶時最少籌得35億元,並向政府爭取餘下65億元完成計劃。
-------------------------------------------------------------------
X街
咁X多錢都唔起個新球場 原帖由 小妖 於 2006-2-706:27 PM 發表
X街
咁X多錢都唔起個新球場
係香港
學術與體育永遠係打對台:o what's meant by 建議採用「牛津/劍橋」和「普林斯頓/耶魯大學」混合模式?
[ 本帖最後由 HackerWong 於 2006-2-803:49 PM 編輯 ] 原帖由 麥旋風 於 2006-2-809:49 AM 發表
係香港
學術與體育永遠係打對台:o
No university here
Only factories:icon032: 港大都好似話要:icon101: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