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雀
你今日聞左未?由上環行到官塘:icon112: :icon101: 原帖由 yuren 於 2008-6-2503:12 A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你今日聞左未?
由上環行到官塘:icon112: :icon101:
犯了一個無可挽救的錯誤:icon101: :icon101: :icon101: 套野好風格化,甚至有人說走火入魔
追求故事性的人唔會岩:bye:
一個香港導演可用4年拍一套電影(同王家衛果隻唔同)
已見到地位
玩心大於一切
配樂出色,由法國人做
好想出soundtrack:icon096: 原帖由 李喂凸 於 2008-6-2511:54 A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套野好風格化,甚至有人說走火入魔
追求故事性的人唔會岩:bye:
一個香港導演可用4年拍一套電影(同王家衛果隻唔同)
已見到地位
玩心大於一切
配樂出色,由法國人做
好想出soundtrack:icon096: ...
同感:icon112: 原帖由 李喂凸 於 2008-6-2511:54 A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配樂出色,由法國人做
好想出soundtrack:icon096: ...
希望會出
不過好少聽到港產片會出 soundtrack .. 原帖由 李喂凸 於 2008-6-2511:54 A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套野好風格化,甚至有人說走火入魔
追求故事性的人唔會岩:bye:
一個香港導演可用4年拍一套電影(同王家衛果隻唔同)
已見到地位
玩心大於一切
配樂出色,由法國人做
好想出soundtrack:icon096: ...
頭半部真係好法國片feel(可能我對法國片有誤解:icon101:) 原帖由 jacky422213 於 2008-6-2504:27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希望會出
不過好少聽到港產片會出 soundtrack ..
出了, 不過只是在外國:( 給上環的情詩:icon032: 琴日睇完
未免有style得過份吧....:icon101:
伍衛國既喊戲都可能過鵬哥:icon101:
乜套戲有魯振順咩?
完全留意唔到.... 原帖由 Vincent_Chan 於 2008-6-2702:23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琴日睇完
未免有style得過份吧....:icon101:
伍衛國既喊戲都可能過鵬哥:icon101:
乜套戲有魯振順咩?
完全留意唔到....
最後幾場林雪的搭檔:icon101: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6-2704:31 PM 發表 http://www.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最後幾場林雪的搭檔:icon101:
魯振順平時做戲咁搶
今次竟然留意唔到佢:icon101: 明報
D07|時代|七齣好戲|By 馮肯 2008-06-27
口水花
看《文雀》後,友第一句說:誰會邊踏單車邊拍照?他和我與不少港人一樣,不會錯過銀河映像的電影,而他說這句話時是笑着的。這代表什麼?
「扮嘢。」他和另一個影癡朋友又說了同一感受,就是片尾的大街小巷黑白照片也議論一番(不知是誰的作品,導演的?抑或是那位日籍劇照攝影師?),但語氣依舊溫和。於是想,如今是否導演最愜意的日子?
扮嘢,可以是死罪,也可以輕判守行為,視乎扮嘢者的成績表,如果是AABB 佔多,則累積的「護短積分」也愈多,偶一為之,抒點情懷,玩玩把戲,過過癮頭,有話說,而觀眾明白(哪怕只是一部分),有自己的東西,而影迷受落,最重要是即使大家對這一齣說不,也不影響一貫印象,即是說,下次當繼續捧場。
「看戲不要駁戲!」我說。這是弔詭的金句,換着看了一套想割櫈或立刻以遙控器調校至三十二倍快速前進的戲,就即時駁戲兼駁嘴了。而我實在一直很想在鬧市踏單車、想踏單車上班,也認識這樣的一個人,愛由康怡踩到小西灣,只是他不拍照。我又經常在凌晨二時回家途中看到一個衣著光鮮的男人踏着時款單車,他比任達華更逗——在車尾綁着狗袋,打開袋口,讓小狗軟臥後座逛街看風景。
當然我也有口水花:前半部與女角「捉兒人」不用撚得那麼長吧;噢,看劇照誤以為那間茶餐廳就是金鳳;灣仔與中上環老街坊一定看得很快活;傘海對決一場的燈光與配樂好美;盧海鵬哭了,這個有錢阿伯其實很害羞也很愛很愛他的文雀呢……在漆黑影院中不斷腹語,而到最後,都是帶着淡淡的滿足離場。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6-2611:46 A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出了, 不過只是在外國:(
有冇得訂 ? http://yule.sohu.com/20080709/n258033507.shtml
杜琪峰《文雀》獲許可 發行方稱無過多修剪(圖)
2008年07月09日02:14 [我來說兩句] [字號:大 中 小]
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劉嘉琦
杜琪峰和女主角林熙蕾CFP 資料
杜琪峰花了四年時間「磨」出的電影《文雀》,在內地的上映之路也是頗為坎坷。這部電影曾在6月的內地影院排片表上出現,但因為審查問題,最終沒能趕上6 月與香港同步公映。早報記者昨日從影片內地發行方大地電影公司獲悉,如今已拿到公映許可證的《文雀》,為了避開7月上映的大片和8月的奧運會,暫定8月 29日在內地全面公映。
在今年年初的柏林電影節上,《文雀》贏得了不同於以往杜琪峰電影的口碑。
依然還是幫派片,依然還有兄弟情,但《文雀》不若《PTU》、《黑社會》那樣嚴肅、灰暗,反而給人輕鬆、浪漫的感覺。尤其是片中任達華騎車在大街小巷拍照的鏡頭,更是讓觀眾產生愉悅的感覺。為了把香港僅存的一些舊的街道風景都鎖進《文雀》中,杜琪峰煞費苦心。而杜導自己對《文雀》的定位是「最能表達我個人懷舊情懷的一部電影」。
如此一部反杜琪峰風格的影片,也創造了杜琪峰的電影拍攝最長紀錄——四年。直到2007年8月,《文雀》還在香港街頭進行補拍。而該片在內地的審查時間也相當可觀。據發行方介紹,由於《文雀》是偷盜題材影片且有大量表現偷盜細節的鏡頭,在送審電影總局之前製片方就捏了一把汗。而電影局的審查時間也的確超出發行方的預期。據瞭解,原定6 月上映,《文雀》是希望趕著和香港同步。但早早送審的《文雀》一直沒有得到電影局的明確答覆,最終錯過了同步上映的時機。
由於《文雀》6月已經出現在影院排片表上,還有傳言稱內地版《文雀》是杜琪峰第一次操刀製作的「內地版」,讓他的影迷們充滿期待。此後該片突然不上映,許多人都存在疑惑。甚至一度有傳聞,《文雀》因沒有通過審查,無法在內地公映。昨日早報記者瞭解到,因為最終的審查通過令是在近期才拿到,《文雀》之前一直無法明確表態究竟何時上映。如今8月29日的公映時間,也是發行方剛剛確認的。而且發行方「保證」,《文雀》的內地版並沒有做太多修改,觀眾可以欣賞到原汁原味的杜琪峰電影。
「一片兩版」
與海外引進片乾脆剪去激情戲等不同,港片更多時候在內地採取的辦法是「一片兩版」。
在沒有看到《文雀》的內地版前,無法得知該片會有多大改變。但依照內地電影審查制度的推測,這部以「小偷」為關注對象的影片,需要一個「落入法網」的結局。誠如《鐵三角》的內地版,任達華、孫紅雷以及古天樂在認識到自己有「心魔」後,突然叫嚷著要去自首。這在香港版絕對是看不到的一幕。
因為審查制度的不同,內地版的杜琪峰電影總是會呈現一種「別樣」的風景。《黑社會》變成《龍城歲月》,少的不僅是血腥暴力的場面,還有《黑社會》講述的是黑幫團體「黑吃黑」的繼承史,而《龍城歲月》則更強調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以至於,《黑社會2》一開始就沒有引進的可能,因為主角們在內地版中都已鋃鐺入獄。
陳可辛的《投名狀》則在內地版中剪去了兄弟三人殺人納投名狀的橋段,還將「搶錢搶糧搶娘們」的台詞改成「搶錢搶糧搶地盤」。而內地放映過最經典的「一片兩版」當屬古天樂、陳奕迅主演的《天地豪情》,該片在香港地區是一部講述情色雜誌製作的「三級」片,而在內地上映時,卻完全是一部警方智勇雙全全面掃黃的影片。
2年前,杜琪峰曾經在被記者問及《龍城歲月》的時候明確表示——「那不是我的意思」。 全片由原來的89分鐘刪減到75分鐘,刪減掉四人在開場不久時一場偷盜的戲.
在片尾,任達華、林家棟等四個『文雀』把重獲自由的林熙蕾送上了前往機場的計程車。四個人再一次騎上了一輛自行車……在一片樹影中,四個人已經消失了,但留下了一句旁白:『經過這件事,我們決定重新做人。』
:icon101: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8-1701:21 P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全片由原來的89分鐘刪減到75分鐘,刪減掉四人在開場不久時一場偷盜的戲.
在片尾,任達華、林家棟等四個『文雀』把重獲自由的林熙蕾送上了前往機場的計程車。四個人再一次騎上了一輛自行車……在一片樹影中,四個人已經消 ...
:icon101: :icon101: :icon101: :icon112: 原帖由 grandoni 於 2008-8-1809:09 AM 發表 http://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icon101: :icon101: :icon101: :icon112:
經過這件事,我們決定重新做人。:(
:icon101: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8-1809:20 AM 發表 http://hkcm.hkehost.net/images/common/back.gif
經過這件事,我們決定重新做人。:(
:icon101:
笑談普通話???笑談廣東話??/ :icon101: :icon101: :icon101: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7051160
《電影筆記》第 635 期(2008 年 6 月號),第 40-41 頁。
《文雀》(Sparrow)
jostar2 - 電影評論 | 2008-08-31 21:38:56
鼓勵此網誌:0 推薦這個部落格: 252
作者:安端․梯禾庸 (Antoine Thirion)。標題:〈提前行動的淒涼〉(Mélancolie de l'anticipation)。一位穿高跟鞋、具高貴氣質的女人,在一小巷中搖搖晃晃地走上樓梯,差一點點就錯過品嚐聖誕蛋糕的機會;她一轉身就有一台老式照相機拍攝其倩影。就在她甩頭髮的時候,那影像凝結住,林熙蕾 (Kelly LIN) 美麗的臉龐就在那一瞬間化為黑白照片,成為偷拍攝影師(由任達華 (Simon YAM) 飾)他隨隨便便騎個腳踏車亂晃時不小心拍到的鏡中人,照片自然成為他的蒐藏之一。
這場景其實是有點指涉《甜姐兒》(Funny Face),林熙蕾苗條的身影是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階梯是原來的羅浮宮,任達華的照相機也就是弗雷德․阿斯泰爾 (Fred Astaire) 的照相機。杜琪峰 (Johnnie TO) 故意採用偷拍的照片跟紀錄片式的影像風格,用以和原來的擺姿勢照出來的照片、特藝彩色 (Technicolor) 作些分別;但說實在話這也沒改變什麼,因為香港呈現出來的樣子倒是很像步特、蒙馬特 (Butte Montmartre) 的氛圍。(譯註:《甜姐兒》在巴黎取景,蒙馬特在巴黎市區北方。)
這部片真是會讓人感到好奇,它故意跟這座常常被呈現成是有點藍色色調的高科技城市背道而馳,尤其是當這些銀粒子的影像被放在一部優雅的動作片裡面,感覺起來又更怪了;該片劇本算是簡單,但非常多蜿蜒蜿蜒的歪曲(譯註:這兒似乎是指布景以及攝影機運動),讓杜琪峰放膽證明他的敘述的佈局(économie,意近整體風格)優先就是他自己的形式風格。《文雀》演出來的就是一長串的計謀跟卑鄙手段,每個人都違背自己的良心在利用別人,每個人也都會有脆弱的一刻,但之後卻又生龍活虎非常堅韌,並且從未長久維持住凜然的優勢。文雀/麻雀 (« sparrow ») 指的當然是任達華,當地俚語用這種鳥類來影射扒手。林熙蕾則是一位又老、又有錢的香港富商的台灣籍妻子,其夫奪走她的護照跟她的自由,所以也正好就是她要去勾引那位扒手以及他的三位同黨,好偷到鑰匙打開保險箱取回她自己的護照。到後面,這位富商才會出現,他的諸多詭計隱藏不住他的悲傷跟他自己的忠心。當然也該提到觀眾,僅僅是用一隻小鳥的眼睛,看這些角色們在熙熙攘攘的小巷中穿梭,再到高樓大廈的屋頂,攝影機用令人暈眩的速度拍攝手部動作,它(攝影機)又從窗戶飛了出去,或突然停在大廈的最高幾層樓定住不動;是同樣的這個魅力把人的情感和計謀圈套、高雅氣質跟低級談話、細膩跟蠢事全都封裝在一起了。
杜琪峰已經讓我們很熟悉他的「遊戲的非道德主義」跟「懸疑的影像」。比較新的地方,並非是他開始玩起浪漫喜劇的詼諧路線;而是,他走上「淒涼」(nostalgie),走「過時」(désuétude) 路線──也就是很「瘋電影」(cinéphilie) 的玩法。他怎麼做呢?藉由一群扒手這些角色──既非常專業也愛好從事此行──,他們變成是用專業的手撫摸這座城市的審美者。這是否意謂,這類型的電影,能夠從香港的銀幕,及時地傳送到坎城、威尼斯跟柏林的銀幕上?這正是時興好用的一種解釋,但事實上我們永遠永遠無法真正地知道杜琪峰到底位在何處。如果他承認說,他的影片已愈來愈不吸引香港觀眾、但卻將就著吸引住國際觀眾的注意力的話,他的電影所呈現的謙遜卻跟各大影展的邀約很不搭調。沒有人是零缺點的,但奇怪,他卻沒拍爛過一部片,他能夠為每一部片給出一些東西,好讓其他人高興地發現到他仍然在他的路途上。杜琪峰因此是:沒辦法事先知道他是要穿收緊腰身的正式服裝,還是會穿深紅色的運動外套;以作者或製片的身分現身,還是角頭俗辣。電影,就是需要這種剛毅的男人,能勝任盡可能多的天真想法跟複雜手法,完全直率得透澈。
每一部他的影片,都試著要檢視跟群眾的關係為何,試著要描繪時間的柔軟度:如果香港的電影仍一直不斷地吸引我們關注,的確就是因為將最高順位給了敏感的 (sensibles) 跟形式的 (formelles) 經驗 (expériences),他(杜琪峰)仍然將「描繪」(la description) 這件事當作一件挑戰。我們都還記得《放逐》中的一個鏡頭,被丟到天花板的易開罐把地板上的槍戰 (gunfights) 的速度呼吸出來;或手槍冒出來的白煙模糊了以往的困境的輪廓(《PTU機動部隊》);空空的空間卻斷斷續續地整個地過度飽和(《鎗火》、《鐵三角》);警察跟黑道的冷淡無情的形象,可一下子倒向中學生式的友情橡膠裡面。
如果我們將《文雀》簡化成是在陳舊的石頭上搖晃走動的高跟鞋,那是因為在這兒,這一次的問題有點不太同。當這部片參加柏林影展正式競賽(譯註:就是 2008 年),杜琪峰在記者會上說,他的確就是想拍一部關於香港的影片:從他對這個城市的感覺開始出發,以及預先看看二○四六年完整歸還給中國之後的香港。是機會,還是威脅?是等待,還是緩刑?本片最後一個場景是整個都落在雨水中的淒涼,雖然是自《秋水伊人》(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啟發而來,但也離蔡明亮的《不散》並不太遠──蔡明亮也是這樣結束他的影片(而這部片就是在講即將關門的一家電影院)。所以是雙重地向電影以及向城市致敬,《文雀》試著為那些只把香港當作是一個紀念品 (un souvenir) 的人建繪出這座城市的一張影像。回顧過去跟預先瞧瞧,這兩件事的同時性為本片搞出一個很奇怪的東西 (la bizarrerie),就好像是,介於好萊塢、法國片跟粵語片的一些回憶,跟預先比圍牆率先破敗的內部,都共享這個很奇怪的東西;博物館跟傾圮建物都共享這個很奇怪的東西。從現在到二○四六年,香港有段暫時休息的片刻:二○四六這個完全歸還的最後期限,已製造不少已經暫停住的影像、不確定的對峙、道德的失重狀態。杜琪峰因此嘗試要讓影像它自己站起來:《文雀》脆弱的垂直感,就是這高貴意圖的第一個影像,其已經不能只希望當地的人注意到它為滿足。(譯註:作者此意是說杜琪峰意圖全世界的觀眾都來注意香港的命運。) 原帖由 FlyingDonkey 於 2008-8-3111:40 PM 發表 http://hkcmforum.com/images/common/back.gif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7051160
跟預先比圍牆率先破敗的內部,都共享這個很奇怪的東西;博物館跟傾圮建物都共享這個很奇怪的東西。從現在到二○四六年,香港有段暫時休息的片刻:二○四六這個完全歸還的最後期限,已製造不少已經暫停住的影像、不確定的對峙、道德的失重狀態。杜琪峰因此嘗試要讓影像它自己站起來:《文雀》脆弱的垂直感,就是這高貴意圖的第一個影像,其已經不能只希望當地的人注意到它為滿足。(譯註:作者此意是說杜琪峰意圖全世界的觀眾都來注意香港的命運。)
quote 者言 - 九月七號,決定2020到2046,甚至之後香港的命運
九月七號,香港人要自己站起來:icon066: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