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2|回復: 0

南非勢誕生最悶世盃 場均1.54入球 近6屆新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6-16 19:14: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明報)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睇世盃,睇悶波?球迷捱更抵夜無非想為世界盃    的入球瘋狂歡呼,怎料今屆破門次數寥寥無幾,呵欠悶場卻數之不盡,截至昨夜今屆首13場賽事僅製造20個入球(場均1.54球),入球數字比「史上最悶世界盃」1990年意大利    那一屆的入球率(場均:2.21球)還要低出一大截,長此下去隨時翻新歷史一頁再創最少入球悶爆世界盃。

計算昨晚新西蘭    對斯洛伐克及科特迪瓦對葡萄牙    2場分組賽在內,世盃上周五開鑼至今頭13場賽事僅製造20個入球,場均入球1.54球是自1994年後連續4屆入球數字下跌。今屆相比史上場均入球最少1990年意大利世界盃頭13場賽事的2.23球沉悶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屆兩隊合共3個入球或以上的比賽僅得德國    4:0大勝澳洲    1場,佔整體7.7%,與2006及2002年近2屆世界盃的41%比較相形見絀。

球員﹕高原作賽 倍感疲累

友賽近3仗轟入12球的荷蘭    未能打出水銀瀉地攻勢僅小勝E組對手丹麥2:0,荷蘭前鋒古積特就解釋失準原因:「兩隊都要適應高原,這就是(跟平日的)分別所在。」該仗正是在約翰內斯堡海拔達1753米的足球城球場舉行。科學報告顯示海拔每升高1000米,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就會減少10%,令球員倍感疲累。丹麥中堅丹尼爾艾格也表示在空氣較稀薄的情况下只好減少跑動:「我跟隊友的感覺是筋疲力竭,只好盡量減少跑動保留體力踢下去。」

新波太飄 死球專家難控制

浸會大學    體育系主任鍾伯光指出,球員在高原易疲累難免影響表現,建議提早接受高原訓練或在比賽中途吸氧氣提升表現:「足球屬於高強度運動,球員在高原呼吸頻率會提高,加上紅血球帶氧能力下降,容易疲累。可考慮像美式足球員般在休息時吸氧氣。」南非10個世盃球場有6個位處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帶,事實上包括荷蘭等多支世界盃球隊,皆在賽前數周到歐洲或非洲    的高原集訓以適應,英格蘭    及韓國    甚至使用高原帳篷裝置複製高原環境,冀以睡眠療程讓球員提早適應高原戰場,但效果不彰。

適應高原難,適應新波亦難,今屆世界盃專用球JABULANI多次被指太飄、太彈難控制。有球員認為新波是罰球及遠射專家的剋星。有線    足球評述員劉舜文亦說:「很多球員射球時皆『食唔應』皮球,像法國    隊哥古夫這類球星,首仗對烏拉圭多次起腳,但每次都離題萬丈。」足球生產商adidas源自德國,今屆唯一單場射入4球的德國球員2月起於德甲「搶閘」試用新球,相反其他聯賽因贊助合約等各種問題延遲試波,只有4周時間適應的英格蘭中堅加歷查就大嘆不公:「我肯定他們(德國球員)在皮球方面有優勢。這皮球與別不同,我見過太多一飛衝天的傳中球了。」

華爾街日報    ﹕佈陣保守才是真兇

此外,《華爾街日報》記者富達文認為全球化令各國戰術無秘密,還有教練謹慎部署佈陣保守才是世盃入球荒真兇,像昨晨一仗對意大利時,巴拉圭進攻態度便甚為消極。但無論低入球的真相如何,最大的受害者始終是廣大球迷,蘇格蘭    球迷討論區網民「clm7」的評論一針見血:「這肯定是最沉悶的世界盃,皮球總是遠遠偏離目標,見得最多的慢鏡重播竟是球員整理頭髮等無謂片段。」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HKCM

GMT+8, 2024-12-11 22:45 , Processed in 0.0304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