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05-11-23 13:05:46
|
顯示全部樓層
十九章三節
米西科普 各小隊在敵後偵查將近一星期,各自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而為了訂立進一步的戰略,在 第一要塞 的眾人再次展開了作戰會議. 與會者包括了米西科普 、三公國和神廟的代表.
負責匯報的是 普雷斯科 .
『根據探子的回報, 艾卡尼遠征軍 仍然封鎖著 北部隘口 的出口,並以此作為前線基地. 而其往北半天的路程,則駐有遠征軍的大本營,相信 華倫斯坦 就在那兒. 前線兵力較少,估計約有兩萬多人. 而大本營方面,則仍未有進一步的資料. 另外,已查知較早前領兵偷襲要塞的將領名為 腓特烈‧維加 ,他似乎因作戰失敗而被貶為後衛了.』
艾卡尼 不會就此退兵,這是眾人的意料之中. 比較有趣的是,與會者之中似乎沒有誰聽過 腓特烈‧維加 這個名字,這包括曾與 華倫斯坦 交戰的 多魯.
沙拉提 , 莫蘇里 的代表,就此提出了疑問:
『腓特烈‧維加…確實沒聽過這名字,他是什麼爵位的?』
沙拉提 會有這個問題是很正常的. 印象中, 艾卡尼 的將領大多是貴族出身. 攻打要塞這種重要的任務,不可能給讓給一個寂寂無聞的閒角吧?
『…沒有這方面的情報.』普老師 直截了當地說. 負責打探消息的 米西科普 成員並非貴族系譜的專家,更多是目不識丁的莽漢,怎會懂得這些無甚價值的事?
沙林‧達令 隨之附和道:
『沙拉提 ,你就別在意那敗軍之將了. 反正他不是被貶往後方了嗎?查清他的底細也不會對戰況有什麼幫助.』
沙拉提 沒對此再說些什麼. 倒是 文尼迪 卻有點在意這個差點攻陷了要塞的敵手. 能把軍隊統率得紀律嚴明、能在短時間內看出斜向刺法的秘密,真的只是個無能的將領嗎? 雖然帶著疑問,但正如 沙林 所說,那個人已被調離前線. 因此,了解他的真正能力並非此刻的迫切事項. 只是,在座的眾人又有誰想到, 腓特烈‧維加 這個名字在一個多月後便震撼了整個大陸呢?
普老師 咳了兩聲,向眾人示意匯報還沒完畢.
『探子發現了兩條通往敵軍大本營的補給線. 一條由 卡尼遜 往東通過 佛諾努斯丘陵 到達大本營. 另一條則由 查希亞 往西抵達大本營. 從地理上來看,西邊那條路線比較難走,即使我們不加以阻撓,其交通也產生了不少混亂. 東邊那一條則比較暢順,估計敵人主要的補給都是來自這一邊.』
說罷, 普老師 在桌上展開了一幅地形簡圖,指出了剛才提及到的各點的位置.位於地圖最南方,被兩邊的山脈保護著的就是第一要塞---天國之門. 山脈所形成的隘口一直往北延伸,其出口則部署了 艾卡尼 的前線部隊. 在隘口之外,平坦的地形迅速地展開,是適合兩軍交戰的戰場. 而往北走半天路程的地方,就是敵軍的大本營. 其補給線沿東西兩方伸延,起點是地圖以外的 卡尼遜 和 查希亞 . 可以看出,要塞方面在防守上是絕對有利的. 但反過來說,也限制了他們進攻的選擇. 而 艾卡尼 一方,面對著守方的絕對優勢,再加上補給線過於綿長,把現有狀況維持下去肯定不是好的選擇. 這種對戰局的研判,是與會者的基本共識.
『要不要襲擊這兩條補給線?』多魯 向眾人問道
面對優勢兵力時,襲擊補給線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其中又可以分為擾亂和截斷. 前者只是為了製造暫時性的交通阻塞,利用神出鬼沒的襲擊打擊敵軍的部署和士氣,逐步削弱敵人的作戰意志. 後者則是永久性的斷絕敵人的補給,迫使他們選擇立即逃走或作困獸之鬥. 也可以這樣說,前者的影響是消耗性的,並不具決定性意義. 而後者則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眾人各自細想和討論了一會後, 文尼迪 先提出了意見:
『確實,在兵力薄弱的情況下,襲擊補給線是最好的選擇. 但 華倫斯坦 不可能沒有防備吧?』
多魯 點頭同意,這一點是誰都知道的. 話雖如此, 文尼迪 心裡也不贊成就此坐著,任由敵人自由行動. 但比起偷襲的成敗,他更憂心的是作戰的士兵的安危.
『雖說敵人一定有所防範,但這麼綿長的補給線,總不可能處處防備吧?』沙林 答道
他的意見也沒錯. 可以選擇進攻和地點和時機,在特定時間和空間內製造人數上的優勢,這就是「進攻」這種作戰方式天生的優勢. 雖說三公國是守方,但守方並不意味不能採取主動的作戰,襲擊補給線就是其中之一. 而為了政治上的利益, 艾卡尼 不顧補給線的危險也要強行遠征,這是任何軍事天才也挽救不來的劣勢.
大家都同意了偷襲補給線的建議,剩下的問題就是襲擊的地點、方式和頻率的問題. 神廟的代表 比杜斯 並非作戰的人員,由會議開始時已經是一個陪襯品而已. 其他的人展開了討論,慢慢意見分成了兩派,其一是 沙林 提倡的「完全斷絕」方案,支持者有 巴斯達克 和 沙拉提 . 另一方面則是 普老師 的「擾亂」方案, 皮耶斯 和 文尼迪 均贊成這一提議.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兵力不多,假使還要分散使用的話,就犯了軍事上的大錯!』
沙林 指的是集中兵力的原則. 與其把微薄的兵力逐次投入間歇性的擾亂中,不如來一次決定性的攻勢,把補給線切斷,迫使敵人的遠征軍捱餓.
『對於二公子的意見,我深表贊同.』說話的是 巴斯達克 :『尤其是我們知道敵軍將會分散部分兵力到極東的 布麗姬平原 ,更應把握這個機會,切斷敵軍東西方的聯繫,趁機消滅,或至少迫退要塞前的敵軍.』
換言之, 巴斯達克 的建議是說,放棄打擊西邊那條次要的補給線,集中所有兵力切|斷東邊通往 查希亞 那條主要的補給線.
這個 巴斯達克 又在故意阻撓我們了! 普老師 心裡暗想. 雖然他和 多魯 早就懷疑這個西寨寨主是 艾卡尼 的臥底,卻又苦無實據. 唯有不讓他參與實戰,並處於嚴密的監視之下. 但堂堂的西寨寨主,除非他主動提出---南寨的 雷沙 和 北寨的 馬斯 就是這樣---否則不可能不讓他參與會議. 再者,他提出的建議表面上也言之成理. 否則, 沙拉提 也不可能表示贊成.
『我不會將所有的財產都放到睡床之下.』 文尼迪 反駁道:『你們應該考慮失敗的可能性,特別是那些情報的可靠性,會不會是敵軍的陷阱.』
文尼迪 不接受這種孤注一擲的建議,雖然成功的話成果會很豐盛,但他更考慮到失敗的後果也是毀滅性的. 除非他確信會成功,否則他不願意讓部下去冒這種風險.
『高密特 的軍人是那麼畏首畏尾的嗎? 要爭取偉大的成功,就必然要負起某程度的風險. 庸者與勇者的分別就在於,誰敢於踏出那一步,把握一瞬即逝的機會!』
巴斯達克 再度發揮他的得意技倆,試圖挑釁對手. 沙林 似乎也受到那句話的激勵說:
『如果 高密特 不願意負起這個義務,就讓我 沙林‧達令 去肩負它好了. 即使 高密特軍 留守要塞, 單憑我 達令 和 莫蘇里 的兩萬大軍也足以讓那些異教徒哭著回家!』
文尼迪 正要反駁時, 同屬 高密特 的 皮耶斯方長 攔下了他,並說:『依我所知,三國的公爵都同意這次作戰的指揮權在 米西科普 的首領手中. 我想公爵們並不希望有各自為政的事出現,還是請 多魯先生 來作決定吧.』
『剛才我細心聽取了各位的意見,認為現階段採取「擾亂」的辦法較為合適.』
沙林 立即提出抗議.
『二公子提出的方案很有創意,但風險也太大了. 我們的任務是守住要塞,…不,更根本來說,是不要讓 艾卡尼 滅亡三公國和 奧菲斯神廟 . 只要能達成這個目標,艾卡尼 撤不撤軍是一個次要的考慮.』
也就是說,如果是為了達成首要的目標而冒險還好,只是追求次要的目標,而冒上覆滅的風險是一件愚蠢的行為.
沙林 一時間反駁不來,事實上他是為了追求戰功才提出這方案. 失敗的風險並不是他應該考慮的---他可不喜歡承認自己可能會失敗. 巴斯達克 亦不便公然反對自己的首領. 於是乎 多魯 便打完場說:
『有關偷襲補給線的問題到此為止,執行的細節交由各小隊根據實際環境自行判斷.此外,要密切監視 艾卡尼軍 有否異常的調動,特別是向東邊的移動.』
身為會議的主持, 多魯 不便在會中過份堅持己見. 因此他早就跟 普老師 就事情的方向下了一定的結論. 然而,為了維繫這個鬆散的聯軍,無實質意義的會議還是需要進行. 總體來說,雖然己方陷於劣勢,但 多魯 相信時間對於他們是有利的. 只要戰況僵持下去, 美基留王國 就有更多準備的時間,而 艾卡尼 的遠征軍,甚至國力是很可能被拖垮的. 但是,他這種信念卻並非那麼穩固. 這種簡單的道理, 埃斯普路二世 和 華倫斯坦 不可能不知道. 但他們仍然起兵必然有其理由. 此刻的 多魯 ,強壓著這種不安,暫時不採取主動. 希望隨後事態的發展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
[ Last edited by 銀公主 on 23-11-2005 at 10:53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