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擊龍妖
--小狼
二○○五年四月一日 下午六時四十二分 毛線電視新聞部直播室 《六點半新聞報道》節目
「繼續是六點半新聞報道。本港消息。西鐵主席田北震,首次回應市民在錦上路站,發現有不明物體出沒一事。他呼籲市民無須過分驚恐。詳情由魏綺珊報道。」
「連續數天,出入錦上路站B出口的市民,都人心惶惶。『很害怕啊,不知有什麼事,會累及無辜的嘛!』自從三天前,有市民向報章表示,於錦上路站看見不明物體後,每天都有一宗途人被該不明物體所傷的報告。西鐵主席田北震在出席一個慈善紅酒拍賣活動時,首次談及事件:『目前說不明物體是存在,還是言之尚早,這是不科學的。受傷的市民是自己不小心弄傷、被樹枝刮傷,還是真的被不明物體咬傷,專家還在調查,市民不應該過分恐懼。』被問及此事會否影響西鐵的盈利,田北震認為現在談論這問題是言之尚早。無線電視記者,魏綺珊報道。」
「現在本台的記者李臻就在錦上路站現場。李臻,你那的邊的情況如何啊?」
「謝謝伍晃榮。現場調查人員仍是嘗試找尋不明物體,警方出動了直昇機協助搜尋,漁農署亦放置了多個捕捉不明物體的陷阱,但暫時仍是徒勞無功,只有兩個村童誤進陷阱,而受輕傷,需送往仁濟醫院敷藥。在我身旁有調查小組的主席、港俊聯的落選立法會議員嘈宏威博士。嘈博士,你對不明物體有什麼看法?」
「在科學上,我們不相信有不明物體,所有物體都是有形的,『形狀』的『形』,不是像我樣貌的『有型』。只是我們目前未知他的形態,因為我們未目睹它。就算它是氣態,都是有形的。不過現存的生物裏,在這個溫度,又在這地區能活動的應該都是固態,不會有物理上的變態的,最多只有生物學上的變態。而生物學上的變態並不等於心理學上的變態……」
「好,謝謝嘈博士,我們在現場的報道又差不多了,先交回給直播室裏的伍晃榮。」
「謝謝李臻和外面的同事。王春媚,到你報道體育新聞了。」
「好的。英格蘭甲組超級聯賽,火箭作客以三比○大勝皇馬……」
● ◆ ★ ◆ ●
二○○五年四月二日 凌晨一時十二分 《蛇果日報》記者專用對講機頻道
「Jacob,你那邊怎樣啊?」
「Elaine,我這邊沒有料到。」
「都已經一點多,應該差不多上版、出膠卷了,再沒消息的話叫張總換人交更吧。」
「喂,慢着慢着,好像有『料』到啊!」
「什麼?見到那頭怪獸?」
「……」
「喂?」
「……那!那個!!(嚓咔……嚓……)」
「什麼?你聽到嗎?Elaine?喂?Over Over!」
「沒空跟你說。」
「喂?喂?」
● ◆ ★ ◆ ●
二○○五年四月二日 早上十時十五分 聖約瑟馬爹里英文書院圖書館
「喂,肥倫、國僑。肥倫你在看什麼新聞,看得這樣入神啊?」
「阿邦,你不知道嗎?政府出動飛行服務隊參與捕捉錦上路那隻怪獸呢!還有啊,記者拍到那隻怪獸啊!看,像鱷魚嗎?」
「咦,《鳴報》的圖這麼小的。今早《蛇果》那幅才吸引呢!佔了頭版的四分之三版,標題還是『錦上路咬人怪鱷現身』,多吸引啊!單是步過7仔便利店,已經注意到了。還有,《東邦》、《大洋》的都不差,一份是什麼『西鐵噬人鱷今鋪斷正』,另一個大約是『食人鱷魔黑夜現形』,這才是標題嘛!我就不知道,為何學校不訂閱《蛇果》和《東邦》。」
「我看這些小報只是譁眾取寵而已!你又知那是鱷魚?有四條高高的腿啊!還有,你又知它是『咬人』,甚至『食人』?這是主觀臆測而已!我都是覺得《鳴報》這個標題『疑傷三途人 八鄉不明物體首曝光』較為適合。」
「噓,哪份報紙都好,放在頭條始終有譁眾取寵的成分。」
「國僑,此話我就不同意了。新聞是要講新聞價值,你說怪鱷這新聞,夠即時、夠本地、夠貼身,大家都在探討。若果是真的立足在本地讀者,當然會用它做頭條。不會像《太公》報般,用祖國的閱兵做頭條吧!這只是給大陸同胞閱讀而已。」
「或者我的視野,和你、肥倫兩位不同吧。」
「你不是和我們不同,而是和許多本地人不同啊!」
「唉,跟你們談這個總是浪費氣力……」
「國僑,最起碼你現在看的《晶島》,也用那隻不明物體做頭條啊!」
「阿邦,我看《晶島》是看內頁的,它的評論做得不錯,由小學開始學校就給我們訂閱它,這是有道理的。」
「不錯?國僑,你看看!你正在讀的這篇《中大風波皆因有幕後黑手》,不是那些毫不理性的抹黑麼?之前《晶島》的報道已十分『離譜』。不論《鳴報》還是《蛇果》,都報道出那個任職銀行總裁的中大校友,恐嚇那個持不同意見的學生,說會用盡全力不聘請他。唯獨《晶島》隱瞞這事實。繼隱瞞真相後,又刊出一篇充滿人身攻擊的所謂『評論』……」
「嘿!黃建邦,你連內文都未看清楚,又知人家說的『幕後黑手』,真的是『老作』?」
「Hey, students! You are in the library! Don't you remember that you must speak English as stated in our EMI policy?」
「Sorry, Ms Chong.」「Sorry.」……
● ◆ ★ ◆ ●
二○○五年四月二日 晚上八時 《蛇果日報》編輯室
「不是這麼XX啊!你阿爺!真的『慌死』別人不知道它財雄勢大!現在這個《東邦》居然花得起錢,去非洲聘請了一個捕獸專家來錦上路捉妖獸!混他個賬!他們一定有許多專訪,單是刊登獨家照片,已經又可以賣個滿堂紅。」
「先坐下吧,奇哥,你這樣激動又有什麼用?」
「X!全人類都知道他們《東邦》轉了舵,以前賣毒品起家的老闆,今天飛上枝頭變鳳凰了,當了政協,在國內可以銷售,上面的政府部門都訂閱,中資的水喉條條向它盡開,源源不絕。我們呢,老董再多唱兩句『反中亂港』,多罵兩句『苛記猛於虎』,那群商家就『識做』了!莫說沒有樓盤廣告、超市廣告,遲些除了『六四同盟』或『民間前線』聯署廣告外,不會再有其他廣告!」
「啐!你估這些東西,肥佬利不知道嗎?不過他知道,又奈得什麼何?」
「老闆他……他若然不到台灣那邊發展……唉,算了,算了。先做好這裏才算了。那麼只好多派四隊記者守候,守候至那野獸落網吧。」
「對啊,奇哥,這樣才是的嘛!還有,雖然是《東邦》聘請捕獸專家,但他來了,其他傳媒都必會找他做訪問,我們也不是不能嘗試訪問他的。」
● ◆ ★ ◆ ●
二○○五年四月三日 上午十時十二分 商營電台直播室 《政事有茶杯》節目
「老班,這句說話我很不同意。身為署長的我,知道我們漁農署確曾在捕捉野獸上有功勞,這是無容疑置的。75年我們的前線手足在老虎岩裏生擒活虎,84年在古洞捕獲穿山甲,93年在沙田瀝源捕捉了擅闖民區的猴子,98年我們亦在金伯倫幼兒園捕捉了涉嫌抓傷學童的Sony電子狗公仔……」
「何局長,你在數你們部門的豐功偉績,不過那些都是陳年舊史了!當時或許是很哄動的新聞,現在只是明日黃花!最起碼你們找了飛行服務隊幫手,也捉不到,反而捉了兩個村童。他們是人啊!不是動物園的動物啊!弄傷了人……」
「阿老班……我想你先冷靜一點,我們……」
「我都未說完,你就打斷了我。現在你們弄傷了村民……」
「老班,我剛才也未說完。那兩個小童是自己走進捕獸的陷阱中,是意外……」
「何局長,你說來說去,都只是數陳年歷史!好像什麼開國大臣,把昔日的光輝攬着,甚至鑲起,掛着金漆招牌。接着就是腐化!像年羮堯、敖拜之流……」
「老班,你已經離題了。我並不是要數……」
「何局長,你這樣不行的!你們的老闆,董特首也說要『與時並進』呀!雖然他自己是與時並『退』,但你們不要學他退,他退、你退,個個官員退,香港豈不是退了許多步?」
「我不認為我們漁農署在退步……」
「阿何局……不好意思,阿何局長,可以給我插句嗎?」
「好的,毓華請說。」
「剛才老班指你們退步,你說不是。可是為什麼以前你們真的能捕捉到野獸,然後愈捉的愈『小兒科』,現在有新的出現,卻捉不到。《東邦日報》現在還要自己到剛果請捕獸專家,幫你們,這不是退步了麼?」
「毓華,我看何局長都是答不到,不如我幫何局長說,就說過有點兒相關的故事吧。」
「是的,老班。」
「其實何局長他們不是不能捉,是不敢捉。你知不知道哪隻是什麼東西啊?第一天拍到那野獸時,報紙佬說牠是『怪鱷』,以為是鱷魚。那是錯的。今天《訊報》就報道了,WWF,即是國際環境基金,已經確定了那隻動物叫『龍妖』,『龍』就是一條龍的『龍』。『龍』即是什麼?即是天子。現在是『上面』的『天子』要下來搞香港,董特首說什麼『港人治港』,根本只是得他自己講,實際上是上面的『龍頭』治港……」
● ◆ ★ ◆ ●
二○○五年四月四日 《網絡媒體》「港燦見聞」部落格(BLOG)節錄
「今天是兒童節,我想探望數天前被漁農署的捕獸籠弄傷的村童。到了其中一個村童的家,我說我是『民間記者』,村童的媽媽說了句:『咁得意嘅?唔係好似出面啲記者咁作嘢呀?』,令我變成『民間記者』的解說員和推銷員。……
「探望過村童後,我在那漸漸衰退、消失的新界傳統村屋群間遊走。在荒落的老村中,卻發現堆滿人的車仔麵檔。原來,這隻龍妖不但吸引到報館派記者前來,也吸引到一群愛湊熱鬧的香港人,無意中造就了一個荒落裏的小陽春。車仔麵檔旁,還有印着龍妖圖案的T裇,感覺就似昔日廟街或現在的赤柱裏,那些用來『搵』遊客『笨』的『I Love Hong Kong』T裇一樣,一件就買70大元,卻仍有若干個吃車仔麵的食客光顧。香港人賺快錢心態,果然是一種本土的『核心價值』……
「村童的談話都離不開龍妖,還把龍妖的故事變成民謠,瑯瑯上口。一群村童活潑地向我唱出了他們的孩音:『叢林內有啲事情吸引人,追擊住好興奮,全城去日日追尋,就似係探病中感染菌。成人話似死鱷魚亂食人,只得豆丁興奮,龍妖請你做我的良朋,願你做我哋美夢和商品,情誼點點我心印。』……
「對於這條八鄉的偏僻舊村來說,龍妖的出現,成為了村民的神話。只是,在香港地迅速追捧、瞬間冷卻的熱潮中,神話可以流傳多久?它會出現在近期的新聞──歷史的初稿──中,但大概不會寫進教科書和歷史書。」
● ◆ ★ ◆ ●
二○○五年四月七日 晚上八時半 毛線電視第三號錄影廠 《香港追擊》節目
「大家好,我是你的主持判官,鄭易玲。今晚是星期五的《香港追擊》,當然是『百人一注』的環節。現場的一百位參賽者你們好!一如以往,你們要探討一個法律問題,然後看看哪位藝員嘉賓說得對,賭下一注。今晚的藝員嘉賓有,有『沐浴巨星』之稱的豔星梁榮鍾,和本年度的最佳女新秀徐少鳳。事不宜遲,我們立即看看要探討的法律問題,去片。」
「來自非洲剛果的捕獸專家史提芬.超域,嘗試捕捉在八鄉出沒的龍妖三天,即被聘請他的報館解約。報館聲稱,解約是因為史提芬接受了該報館的一家競爭對手報章之專訪,違反合約規定。但史提芬則反駁,指合約裏並沒列明他不可以接受某一些報館的專訪,僅僅寫了要他『接受其他傳媒採訪時,應當以聘用他的報館利益為優先』,他並不認為接受某一間報館的專訪就會損害僱主的利益。」
「好,片段看完。兩位藝員嘉賓,你們要發言了。先由認為史提芬遭解約是合法的正方代表──梁榮鍾發言。」
「是的,易玲判官。我認為這次解約是合法的,因為,第一,我是正方代表,沒理由說他不合法啦!第二,聘請他那家報館這麼好,他卻『吃碗底,反碗面』,接受對面的報館做專訪。同行如敵國,就像『史密夫』亦要決戰『史密妻』,報館定這個合約保障自己,這當然對啦!」
「好的。現在聽聽反方的徐少鳳發言,她是代表『解約是違法』的立場。」
「我覺得是合法還是違法,最重要看合約條文,但亦要視乎這個合約條文有沒有效,例如說得很含糊,那個捕獸先生非洲來的,根本不知道香港報館的競爭情況,這條條文明顯有問題,欺騙捕獸先生。要是有競爭,就應明言不能接受哪一間報館的訪問。」
「聽過藝員嘉賓發言,現在到一百位現場觀眾商議下注了。」
● ◆ ★ ◆ ●
二○○五年四月九日 上午十一時二十五分 維多利亞公園 《都市論壇》直播現場
「民主同盟的何大偉議員,你有什麼看法?」
「謝謝主持。對於這次錦上路站的事……」
「你個XX!逢中必反,港英餘孽!明天就將你打個稀巴爛!」
「請台下的觀眾肅靜!工作人員,麻煩你!何議員請繼續。」
「謝謝主持。我們看到,西鐵是罔顧乘客安全的,當乘客目睹了有動物前來咬傷其他人,主席田北震還說乘客可能是被樹枝刮傷……」
「你個全家XX!勾結外國勢力,賣港吳三桂!遲些梁振經做特首,把你拉到秦城監獄去!」
「我們的工作人員,請控制台下觀眾的秩序。不好意思,何議員。」
「不要緊,謝謝主持。我們黨關心市民的安全……」
「你們這群吳三桂、漢奸!賣港求榮,搞風搞雨,不得好死!」
「我們的工作人員……」
● ◆ ★ ◆ ●
二○○五年四月十日 傍晚八時 錦上路B出口旁
「喂,喂!Tim,那龍妖又出沒了!看到嗎?那裏,在捕獸籠的門口,就是不進入籠中。快拍下!」
「看到了!(嚓咔)這次《蛇果》和其他記者都去了吃飯,我們有獨家收穫了。」
「咦?他們都不在?呀……真的不在啊!這次我們『執到』了!」
「Ben,你在做什麼?」
「還用問的?當然是掟牠吧。我們這麼高,又不怕會被牠咬。」
「當然不可以啊!你這樣不是『捕』新聞,而是『造』新聞啊!」
「唓!你以為你是《訊報》、《鳴報》的記者嗎?況且現在它們都愈來愈歸邊了。你考慮一下你的前途吧?要升職還是炒魷?對手的《蛇果》又有哪次不是造新聞的?」
「職就不會升了,最多是這兩三年間不會被炒……」
「不要再說了!牠快要走了,你的鏡頭準備好沒有?我擲石了。」
「哦,準備好了,可以開始。」
● ◆ ★ ◆ ●
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網政.對.話」討論區 網上發言紀錄
主旨:錦上路龍妖被擒
"煎蛋飯"於16時28分發言:「今天《東邦》、《蛇果》、《大洋》、《程報》都說到自己記者親自目睹現場情況般,鉅細無遺。不過份份都有些出入,尤其是那隻龍妖如何走進陷阱中,有數個版本。」
"一市民"於16時32分發言:「嗚嗚,可憐的龍妖!」
"莫泊桑"於16時45分發言:「不過,只有《東邦》及其姊妹報《大洋》,有妖獸走進籠中,那一剎那的照片。其他的都是已走進籠中的。」
"五個一"於16時48分發言:「不見得《東邦》就是可信。照片拍攝有時也有快慢的分別。拍到走進籠中那幀照片,不等於它的文字沒有加鹽加醋。」
"餘記"於16時52分發言:「聽說昨晚大約8:00,龍妖被捕的時候,《蛇果》、《程報》等記者都在吃車仔麵!不過《東邦》也不好多得多少,剛才毛線新聞簡播時,說漁農署的獸醫檢驗龍妖後,發現它有新近的瘀傷,似是被高處墜下的石頭擊傷。都不知是不是《東邦》記者做的好事。」
"一市民"於16時58分發言:「小心別人告你誹謗。」
"餘記"於16時59分發言:「啐!類似的事情,過去《東邦》都有做過。況且我這留言合乎這裏的版規,我不覺得有問題。」
"莫泊桑"於17時05分發言:「有人無聊得追查IP抓人才算。就算是網絡上的商業或刑事犯罪,警方查IP也要耗費許多人力和時間。」
"趙海芝首席FANS"於17時22分發言:「最新消息!龍妖再現錦上路站,這次是狂舔途人的雙腿,但肯定是龍妖!」
"一市民"於17時34分發言:「嘩,『堅料』還是『流料』啊?」
"莫泊桑"於18時02分發言:「珍珠都沒這麼真,剛剛友線新聞報道了,還有現場片段,看到龍妖。」
"楊文理"於18時08分發言:「原來不只一隻龍妖,之前都被媒體誤導了。(笑)」
"五個一"於18時15分發言:「龍妖是一種動物,不只一隻有何出奇?只是平時少見罷了!宮崎駿的《百變貍貓》,那些貍貓因為人類的發展,破壞了原來的生活環境,被逼走到市區。龍妖走到西鐵站,看來也是如此。有什麼出奇?」
"塵滅"於18時17分發言:「看過傳媒報道的人,似乎大多數都會認為龍妖是獨一的神話生物,讓大眾獵奇和批判吧?」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 ... 70&group_id=1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