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商家對CC的態度原諒我再一次用網絡小說來作例子吧,因為它的出現的確很有代理性︰網上小說的熱潮大約是在99 年的時候燃燒起來的,到現在應該說其商業運行已經很成熟。雖然說他們對於CC的使用暫時沒有概念,可是對於平行創作、網上傳播的使用、容忍和宣傳,已經隱約看出了一點點CC的影子,我個人有種預感︰將來如果CC真的可以和ALL RIGHT RESERVE共存,內地的網上小說會是功臣之一。
中國首張用CC的CD。來源:CC China Mainland HP
就我個人來說,CC 是不是真的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有關網上侵權的問題,暫時還是一個未知數。可是對於開創者來說,這是一條艱巨的、荊棘滿佈的道路,對於國內國外來說都是如此。而CC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於能不能在商業化的路上走出去,如果沒有人能夠因CC而發展創意行業進而得利,最後造出「CC比ALL RIGHT RESERVE著數」的氛圍,他終將只會是同好者的象牙塔上的裝飾而已。
另一個例子是Google。Google企圖將全世界圖書館藏書製成可供搜尋的「Google Book Search」,計劃還未實行,立遭美國大出版社提出控告,要求禁止在網絡上公開圖書電子檔案。他們的理由是:「Google只不過想搭順風車,拿作者及出版社的智慧財產賺錢而已。」不過Google提出反駁:「Google Book Search是為找書、也就是人們尋找資訊而存在,也有很多原本滯銷的書,因為可以免費在網絡上閱讀,而帶動了銷量,所以對著作權所有者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