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917|回復: 4

雍正皇朝考究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1-26 22:26: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雍正皇朝考究
其實說不上考究...只不過是隨便談談。
近一個月,重新迷上二月河的歷史小說...看完了8本的康熙大帝,現在又開始看雍正。
當然康熙大帝亦十分吸引,但在話題性分面就遠不及雍正。

為什麼? 因為有關雍正的軼聞大部份都屬負面的,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他一生背負的悲劇。

他勤政程度極高,而且在他一生中,推行了不少程重大而有利的國策。
但有關他的傳聞,即是奪宮、殺父殺母、 殺兄殺弟、殺功臣殺妃嬪,甚至連兒子都殺;聽上去他比楊廣更不如。
但如果看雍正皇帝一書,你只會嘆息他的命運,因為全本書都在為他翻案。
究竟哪種說法誰真誰假? 雍正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以下的文章有一半是網上轉貼所得,一半是自己的見解。

關於雍正是否毒死康熙奪得帝位,一種說法是: 康熙是喝了胤禛 (雍正) 送的人參湯而死的。
但這話既悖於情,也不合理。當時的環境是康熙經已病重,但在死前仍未能清楚表態哪位皇子作繼承人。在這種場合送上湯藥而遭致皇帝駕崩,根本於自己本身毫無得益,反會變成眾矢之的。因為康熙早已廢去太子,眾阿哥實力相當,雍正在登基前後台實力都不及後來被稱為阿其那的八阿哥和同胞兄弟十四子大將軍王。殺父不會給他任何好處。

雍正是否逼死生母?《大義覺迷錄》說:“逆書加朕以逼母之名。”看來當時雍正“逼母”說流傳很廣。雍正生母烏雅氏,兩個兒子都居高位:胤禛登基為帝、胤禵在康熙時已封為大將軍王西征青海。亦因為兩兄弟都各有本事,在雍正繼位後,便將胤禵調回北京關押。傳說他母親想見胤禵,雍正不準,太后一氣之下,撞死在鐵柱子上。
烏雅氏眼看親生兒子胤禵被囚禁,作為皇太后能不生氣嗎?時人將雍正母親的死同他囚禁胞弟相聯繫是很自然的事情。事實上烏雅氏確是暴斃而亡,在她死後雍正便把胤禵趕往奏天看守康熙墳墓。兩件事關連很大,因為資料不多,難知真相,但準是與這兩兄弟不和有關。

雍正是否弒兄殺弟?雍正帝繼承皇位之日,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康熙在自己的行宮駕崩,京城九門馬上關閉,諸皇子非傳旨不得進入大內。箭在弦上,形勢緊張。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胤褆、二哥胤礽、三哥胤祉、五弟胤祺、七弟胤佑、八弟胤禩、九弟胤禟、十弟胤誐、十二弟胤裪、十三弟胤祥、十四弟胤禵(禎)、十五胤禑、十六弟胤祿和十七胤禮。

大阿哥胤褆,是一早已經失勢的,他早在太子第一次廢立中得罪康熙,被奪封爵,幽於府第。康熙帝派人輪番監守,胤褆根本已是一隻不再見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貝子禮殯葬。他根本沒有要雍正動手的必要,不理他本身早已失去地位,他本身也不得人望,難與其他皇子甚至雍正相比。

二阿哥即廢太子胤礽,被禁錮在咸安宮。雍正本身曾幫他辦過不少事,兩人曾以君臣禮相待幾十年。雍正登基後很難面對於他,但亦不忍心繼續把他禁錮。他一方面封胤礽親王位,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胤礽移居幽禁。本來身體不好的胤礽很快就死了,由於他沒做太子已長達十年左右,對雍正威脅不大,我覺得雍正不會冒東窗事發即臭名遠播的風險殺掉他。

三阿哥胤祉,表面上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其實亦在爭奪皇位上下了不少工夫,而且他的態度左搖右擺,注定成為開刀對象。雍正即位後,他馬上受到牽連,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胤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這是雍正對幾位兄弟的處置方法,避免他們繼續陷入皇位之爭。後來,他又回京封為誠親王理政。但胤祉心裡始終不高興,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後,乾脆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他算得上最無辜的人,但也沒有雍正命人殺害他的證據。

五弟胤祺,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時,曾領正黃旗大營,後被封為恆親王。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藉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 這兩兄弟都被遭雍正禁錮,不過他們的日子一定也不好過。

八弟胤禩,是雍正兄弟中被當時視為最有人望和才能的一位。但是他辦事經驗其實不多,而且康熙曾親自責備他結黨行為。“皇太子之廢也,胤禩謀繼立”。雍正繼位後,視胤禩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胤禩心裡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胤禩為親王,命他進上書房處事。這只是一時措施,在雍正與他的分歧越大、爭執越多之下,雍正終於削胤禩王爵,高墻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胤禩被幽禁,受盡折磨侮辱,終被病死。

九弟胤禟,因同胤禩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胤禟心裡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胤禟出家!他藉故命將胤禟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禟名為“塞思黑”。不久給胤禟定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胤禟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於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但其實他此時已盡失其勢,靠山胤禩早他一步已死,單憑他一人不會有機東山再起;雍正下毒手的動機不足。

十弟胤誐,因黨附胤禩,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還喀爾喀(今蒙古共和國),命胤齎印冊賜奠。胤稱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藉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他是難得的胤禩黨羽而未卒於雍正之前的,但多年的禁錮生涯也絕不好受。

  十二弟胤祹,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胤祹為履郡王。不久,藉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後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胤祹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歷史沒有寫雍正為何奪他實權,但相信亦與黨爭或雍正新政有關。

  十四弟胤禵,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胤禩,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十四子”而雍正黨改為”于四子”,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王胤禵進城吊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於景山壽皇殿左右。乾隆繼位後,將其開釋。雍正一直未如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等人般太留難於他,或許就是焦在同胞兄弟的關係上。

十五弟胤禑,康熙帝死後,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較好的有三人:就是其十三弟胤祥、十六弟胤祿和十七弟胤禮。
胤祥,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詳。雍正繼位,即封胤祥為怡親王,格外信用,死後子孫封為鐵帽子王,是當時最高等榮耀。
胤祿,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為後,襲封莊親王。胤禮,雍正繼位封為果郡王,再晉為親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繼任宗人府宗令、管戶部。胤祥和胤禮顯然早加入“胤禛黨”,只是康熙在世時,十分隱秘,沒有暴露

從雍正對待自己親兄弟的手段,明顯分歧在於黨爭一事上。而雍正不明殺兄弟,卻只實施禁錮甚至改名等侮辱性的處罰,可見他是想迴避殺兄弟的惡名,卻又出不了一口氣。一家為皇位的骨肉相殘,古而有之,未至於弄成劉宋蕭齊,已是萬幸了。


下次再講講阿其那和塞思黑之解。
發表於 2007-1-27 14:3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阿其那」(有學者認為是「豬」的意思,現在有學者認為是「不要臉」的意思)
「塞思黑」(有學者認為是「狗」的意思,現在有學者也解釋為「不要臉」的意思)

[ 本帖最後由 steve123456789 於 2007-1-27  02:31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27 17:44:4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teve123456789 於 2007-1-27  02:30 PM 發表
「阿其那」(有學者認為是「豬」的意思,現在有學者認為是「不要臉」的意思)
「塞思黑」(有學者認為是「狗」的意思,現在有學者也解釋為「不要臉」的意思)


wkipedia?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27 19:33:2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irKID 於 2007-1-27  05:44 PM 發表


wkipedia?

yes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27 22:08:34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我幾欣賞雍正
當然佢係刻薄苛刻
但正因為佢咁厲行法治
清朝先可以係佢在位短短十三年間recover
康熙晚年又皇子爭位又盛
國勢有衰退之勢
如果唔係雍正
乾隆唔會成世都咁順風順水
亦唔會有咁多錢俾佢fing
康雍乾盛世當然亦可能提早中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HKCM

GMT+8, 2025-4-10 11:02 , Processed in 0.0208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