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06-4-29 09:18:29
|
顯示全部樓層
應該係拍呢段歷史
梅汝璈--銘刻歷史的中國法官
肖山
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
2004年4月24日,正是日本極右勢力衝擊我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的卑劣行徑遭到國人強烈譴責的敏感時侯,一場小範圍的紀念會在處於93週年校慶氛圍中的清華大學明理樓隆重舉行,包括外交部條法司司長劉振民、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張再興等在內的各界官員和全中國最知名的國際法學家會聚一堂,紀念一位與中日關係有著歷史性聯繫的中國法官的百歲誕辰。
這位法官名叫梅汝璈,56年前,梅汝璈和來自世界的其他10位法官一道,宣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犯下滔天罪行的7個日本戰犯死刑。
1924年,梅先生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前身北京清華學校,按照清華的傳統,梅屬於清華校友。因為梅汝璈生日恰好與清華大學的93週年校慶重合,清華大學就以紀念傑出校友的名義舉辦了這次紀念會,對此,外交部條法司司長劉振民解釋說:「鑑於中日關係目前這種局面,由官方組織紀念會過於敏感,所以由清華大學出面舉辦。」
從某種意義上講,梅汝璈以代表中國參與對東京戰犯的國際審判而聞名於世,一位國際法學家告訴《望東方週刊》,事實上,梅汝璈受當時的國民政府指派,作為中國的惟一代表參與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和他深厚的學術功底不無關係。
1904年,梅汝璈生於中國江西省南昌縣,1924年從清華學校畢業後即赴美遊學。1926年,梅汝璈以最優等生的成績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獲得文科學士學位,並被選入「懷.白塔.卡帕」榮譽學會。1926年夏至1928年冬,梅汝璈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並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如今,梅先生曾經最珍惜的物品——厚達尺餘的東京審判判決書原稿和他在東京大審判時穿過的法袍,靜靜地躺在國家博物館內,它們作為歷史的見證,時刻警示後人永遠不忘過去的屈辱歲月。
1945年,按照有關國際公約和規定,國際社會組成東京軍事法庭,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犯下嚴重戰爭罪行的日本戰犯進行國際審判。法庭由中、美、蘇、英、法、印度、澳大利亞等11國指派的11名法官組成。通過慎重選擇,中國政府指派學識淵博、人品高尚的梅汝璈參與東京軍事法庭,代表受害的4億多中國人民遠赴東京,「在侵略者的國度對侵略者實行正義的審判」。
從1946年1月法庭組建到1948年底,梅汝璈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同行一道,盡心工作,出色地完成了這一註定被寫入史冊的國家審判任務。在歷時兩年半的漫長過程中,法庭共開庭818次,創下了國際刑事審判的記錄。審判中,梅汝璈始終堅持法律原則,有禮有節,在「法官席位之爭」、「起草判決書」和「堅持死刑處罰」等多個關鍵時刻,用自己的智慧、勇氣和學識維護了祖國的尊嚴和人民的利益,贏得了世界的讚賞與尊重。
1948年底,法庭實際審判日本戰犯25人,包括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7個戰犯被判處絞刑。
「梅汝璈代表中國人民參與的東京軍事法庭審判,不僅為中國人民贏得了正義,它和此前的紐倫堡審判一道,確立了國際法上對侵犯和平罪、反人道罪的司法準則,對國際法的發展和維護國際正常秩序起到了歷史性的作用。」一位參與紀念會的國際法學家如此評價。
審判進行到後期,圍繞對戰犯的量刑問題,法官們發生了激烈的爭辯。
軍事法庭的11名法官中,一些人所在的國家在二次大戰中沒有過多遭到日軍的侵略踐踏,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缺乏切膚之痛,他們因此主張對戰犯從寬處理,有的法官則由於國內刑法廢除了死刑而不讚同對戰犯處以死刑,還有的則以人道主義為由,反對處死罪大惡極的戰犯。
梅汝璈用充分的證據證實了日軍的暴行,例如,光在南京大屠殺中,日軍就使用了砍頭、挖心、水溺、火燒、砍四肢、割生殖器等令人髮指的暴行,較之德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單純用毒氣殺人的辦法殘酷百倍。
鑑於此,梅汝璈主張對日軍首惡必須處以死刑。在梅先生的慷慨陳詞和據理力爭下,11名法官就死刑問題進行表決,結果以6票對5票的微弱優勢,把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土肥原賢二等7個日本主要戰犯送上了絞刑架。
在法庭最後環節的工作——判決書的書寫問題上,梅汝璈再次以其凜然正氣和愛國之心為中國人爭得了榮譽和尊嚴。當時,有人主張判決書統一書寫,但梅汝璈認為,有關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罪行的部分,中國人受害最深,中國人最明白自己的痛苦,中國人最有發言權,因此,這一部分理當由中國人自己書寫。經過他的交涉,由這次歷史性審判而形成的長達90餘萬字的國際刑事判決書,留下了梅汝璈代表4億多受害中國人民寫下的10多萬字。
對於那場如同硝煙一般逝去的歷史審判,日本國內也許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梅汝璈先生的一段話,或許能讓人更深刻地理解什麼是戰爭和歷史:
「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
稿源:瞭望東方週刊
http://bj.people.com.cn/GB/14563/256042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