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FlyingDonkey

Lions for Lambs 命運迷牆+The Kingdom 暴劫現場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07-12-3 23:52:00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blog.hongki.net/archives/414

正在反思
Lions for Lambs (2007)

荷里活今年推出多部反思反恐戰的電影,強大陣容的Lions for Lambs是其一。電影名稱初看有點不明所以,看到中途才明白那原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將領對英軍的評語:英軍英勇擅戰,強悍如獅子;可惜運籌帷握者卻只是綿羊,結果讓獅子白白送死。現在美國打的反恐戰,也是綿羊統領獅子,結果反恐戰打了六年,美國得到甚麼?

整齣電影很是貫徹「反思」這個主題,因為劇中人都在反思中:參議員向記者發放消息,講解自己所構思的阿富汗反恐戰新戰略,兩人因此討論起反恐戰來;同一時間,大學教授跟曠課學生講述兩名自願參軍學生的事蹟,勸學生不要犬儒,應努力改變現實。四人「風花雪月」同時,那兩名自願參軍的學生正在新戰略下推進,結果被敵軍圍困,危在旦夕。

荷里活近年似乎愛上多線敘事來「縱觀全局」,雖然 Traffic 及 Syriana的效果不錯,但個人對這種手法還是有保留。多線發展一不小心便流於推砌,人物欠血肉;倘若電影還要跟觀眾說教的話,便更難叫人吃得消。(Crash便是一例)Lions for Lambs的故事線只有三條,人物只有六個,算是比較簡單,但這六個人物都活像樣版人,對話耳熟能詳,亦乏味非常。

記者Meryl Streep 跟 參議員Tom Cruise 基本便是《紐約時報》和霍士電視台的「代言人」:Meryl Streep 自責當年盲目聽信政府攻伊理據,沒有盡傳媒監察政府之責,不正是04年為伊拉克報道認錯的《紐約時報》嗎?Tom Cruise 的右派言論,跟霍士也沒有兩樣。兩人就這樣把正反雙方立場擺出來,彷彿只是把《紐約時報》及霍士電視台的講稿搬進劇本便算,更談不上有何舌劍唇槍的味道。

無論是Tom Cruise的狂妄還是 Meryl Streep的意氣闌跚,都欠血肉。為了塑造 Tom Cruise大右派的形象,他的參議員辦公室牆壁上貼滿他跟切尼、布殊的合成照,還要安排 Meryl Streep上前細心欣賞,便有點搞笑了。Meryl Streep的角色發展空間應最大,因為她有良知,卻礙於生活而要淪為政客喉舌。但電影沒有時間讓她爭扎,只讓她回電視台向上司咆哮一下,經過軍人墳場時淌幾滴眼淚便算。

Lions for Lambs有如近年美國傳媒有關反恐戰討論的精華版,要惡補時事者不妨進場觀賞。要反思大問題,劇本不一定要無所不包,有時以一則故事來以小見大才更見真章。更何況,「反思」不一定要劇中人表演給觀眾看,如此擺出一幅「正在反思」的模樣,反而更難收反思之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2-30 23:40:05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blog.yam.com/entrepot/article/13231428
《反恐戰場》(The Kingdom)
entrepot - ㄈ開頭 | 2007-12-30 20:42:16
鼓勵此網誌:0  推薦這個部落格: 20
作者:凡松․馬洛沙 (Vincent Malausa)。沙烏地阿拉伯,一件雙重的恐怖爆炸案攻擊了利雅德 (Riyad) 的一處住宅區(美國眷村),屠殺了一家美國石油企業他們(在利雅德那兒工作的)很多的員工及其家屬。當(美國)五角大廈還在策劃(猶豫)接下來的行動時,一組屬於聯邦調查局的菁英團隊,由傑米․福克斯 (Jamie Foxx) 領軍,強用產鉗(譯註:原字『產鉗』是婦女生產時可能會用到的醫學工具;在這兒被比喻成『用強力的方式』)的方式,終獲得五天的時間可親至現場進行調查工作。

運用電視報導的模式來執導,《反恐戰場》(The Kingdom) 是帶著麥可․曼 (Michael Mann) ──本片的製片的印記:把一些資料影片、數位影像以及大規模的動作場面混合在一起,這樣的場面調度既著重各個效果(過度寫實的 (hyperréaliste) 的效果以及刻意不均衡的構圖)的立即性,也著重非常精準的策略(我們是在拍攝一群專家正在工作的情形,這可並非是在搞笑)。各位應該已經瞭解到,利雅德,其實正是介於 CNN 跟 MTV 之間(的風格)的被政治小說化(政治虛構化)了的巴格達。一部近乎描述混亂中的伊拉克的迷你商業大製片,並非沒有優點──這種切入法幾乎跟勞伯․瑞福 (Robert Redford) 的《權力風暴》(Lions for Lambs) 完全相反。《反恐戰場》並沒有遺漏掉任何一片碎屑:事先裝備好的汽車炸彈,市區游擊隊,有風、有灰塵,埋伏攻擊,挾持人質,等等等。

這種緊急狀態為敘事帶來一些噪音,但根本沒有編劇、也沒有導演(彼德․柏格 (Peter Berg) 充其量僅只是個『想當』(wannabe) 麥可․曼的人)的狀態,終將讓敘事堵塞住。當其中一位探員被用蠻力綁架走之後,偏激的伊斯蘭恐怖份子處處包圍住,驚慌,試著要把那位美國探員割下頭顱。他們把整套工具都搬出來了(放在腳架上的攝影機、屠夫用的大刀、《可蘭經》),彷彿是當代恐怖主義的從 Bricorama 買回來的工具箱(譯註:Bricorama 是法國專賣工具的大型賣場,類似台灣已存在的『特力屋』)。用這種幾乎快斷了氣的快熟栽培法,還再加上一群演員故意耍**、耍嚴峻(傑米․福克斯,真是怪異地非常差勁),還有最後天方夜譚的場景,一位看似善良的老爺爺終於被揭穿是恐怖份子的大頭目,還從他的枕頭底下拿出他的機關槍 (kalachnikov)。威廉․弗萊德金 (William Friedkin) 已經在《火線衝突》(Rules of Engagement) 玩過這套,而雷利․史考特 (Ridley Scott) 則已經在《黑鷹計劃》(Black Hawk Down) 試過拍攝索馬利亞塵土飛揚的衝突場面。那個時候還是兩千年的第一個十年的初期,換成是《反恐戰場》則已經顯得老態畢露。

原載於《電影筆記》第六二八期(二○○七年十一月號)頁 42-43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5-4 17:42:06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www.adxonist.com/archives/262
《獅入羊口》:民主底下無對錯
from Adxonist by 黎薇伊

So called democracy

片中有三條交織的線索:Dr. Malley(Robert Redford飾)和學生Todd, Senator Ivring(Tom Cruise飾)和Reporter Janine(Meryl Streep飾),以及戰場上的同學兼戰友的Arian和Ernest。這三條線索構成了三個場,每個場內的二者彼此有抵抗,而三個場之間又相互抵抗。導演的意圖即是批評美國在中東發動的一系列戰爭建立在錯誤的前提上,這觸發了對所謂的民主機制的反思。

Dr. Malley處在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上。儘管經歷過越戰的創傷,但是他依然沒有對這個國家喪失信心,他通過教授學生來施展自己的抱負,這個抱負就是希望學生們都能夠關心政治,在他看來,越多人對政治和國家前途的關心,則越可能獲得比戰爭更具有積極力量的推動這個國家走上光明的前途。然而令他意料之外的是,他的學生Arian和Ernest均以參軍加入阿富汗戰爭作為最能為國家效力的方式,而另一個極端則是學生Todd卻在看透政治把戲、權謀較量後對政治徹底放棄信心。而Dr. Malley並不希望他的學生捲入戰爭,並成為這場錯誤政治決策下的犧牲品,同時也更不願意青年人對政治漠不關心,這無疑是讓這個國家在錯誤的路途上滑得更遠卻喪失了挽回的希望。

該部影片尤其飽受評論家詬病的地方在於對話太多。The Boston Globe有評論就稱其為 「political drama feels more like a lecture」。整部影片與其說是影片,不如說是一系列的講演和訓誡:議員訓誡記者,教授訓誡學生,那兩個給了教授希望的學生訓誡了他們的同學,中校訓誡軍隊。

的確,影片的對話非常多。好在這些對話尚算精彩,快速有力,引人發思。也許從電影藝術的構造元素上來看,這是個硬傷,但是對某些觀眾如我這般不用擔任奧斯卡評委、卻被對話吸引住者則不會介意這個問題。儘管這部片子在美國、歐洲等地相繼上映後遭遇到影評家的炮轟,但是依然有其可觀之處。至少對於一個生活在普遍缺乏民主的國家的人來說,即便影片瓦解了民主的神話意義,但是這種瓦解過程也許對於遠處觀望並未曾獲得的群族來說又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重構。這或許更能說明,可被證偽的東西更少具有欺騙性。

The Hollywood Reporter認為導演和編劇以冷靜和非情緒化的方式向觀眾呈現了支持和反對美軍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觀點,由此觸發觀眾的深思。Redford的這部影片訴諸於那些認為美軍發動戰爭是錯誤的人群的觀點,但他負責任的基調將會吸引更為廣泛的觀眾群。這是眾多評論中難以多見的肯定態度。當然,這也許跟影片在好萊塢製作有關。

The disoriented medias

媒介是不是獨立的,這個問題是應然性還是必然性,始終沒有一個定論。但在這部影片中,清晰地看到了最為透明的民主機制下,作為第四權的媒體依然無法保持獨立。就像阿湯哥在片中飾演的參議員所說的那樣,媒體就像是煙,哪裡有風往哪裡跑。

這場比一戰時間還長的戰爭的錯誤是在時間中顯現的,就像水分在陽光下漸漸蒸發後才慢慢露出鹽粒。政府是背負這個罪名的罪人,但是媒體卻同樣是夥同犯,而民眾也照樣逃脫不了干係。為了不挑戰遭受9·11恐怖襲擊後失措的神經,不違背美國發動戰爭之初高漲的民意,媒體統一地保持了選擇性發言,「順應民意」地發表了那些非常具有愛國精神的支持言論。

可是當白森森的鹽粒顯露出來時,媒體和民眾發現了自己當初的失誤,匆匆逃離原來的立場,試圖拉回這艘駛錯方向的航船,然而政府卻深陷戰爭的泥潭無法自控。此時的媒體該如何?拚命揭發政府的主戰政策,還是沿著既有的道路、助其一臂之力以期通過高漲的民意支持來獲得戰爭的勝利?誰又能證明揭發就能夠挽回錯誤和損失,或者說不會失去得更多?如何又能證明繼續沿著原路前進則一定能獲得成功?

此刻單純說媒體的責任就是要揭示真相,尋求正義,有點天真得近乎傻了。當事關國家利益、個人自由、民主出路的時候,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造成失敗。而這個世界的一個規則是失敗便是錯誤,而成功的最終會被公認。

Janine最後的抉擇是什麼:遵照頭兒的要求,寫出一篇僅僅聽從政府一面之詞而無法獲得求證的「宣傳辭令」,還是堅持作為一個從業四十年的經驗豐富的老記者的良知和職業道德而放棄?

政客,媒體,教育者,軍隊長官,以及順從的公眾被聚集在一起,影片呈現出一個沒有答案卻雲集了許多重要問題的思考場域。

我不得不去想,民主到底帶來了什麼?沒有人說民主一定會帶來光明和正確的前途,它只是提供了一個可以由全體公眾進行自我命運選擇的可能,它保證了過程和程序但並不保證結果。儘管這最壞的可能是將全體引入墳墓,但我依然覺得它偉大。對於飽受專制極權美麗謊言、個人權利和意志喪失久矣的民族或國家來說,即便能這樣走入墳墓,也是比被他人推進墳墓更為合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5-16 12:57:18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subjective-critic.blogspo ... for-lambs-2007.html
[電影] Lions for Lambs 命運迷牆 (2007)
from 非客觀影評 by 杜絲先生

IMDB Link
User Rating: 6.2/10 (11,597 votes)

Rotten Tomatoes Link
28%好評 平均分 : 4.8/10

導演 : Robert Redford
編劇 : Matthew Michael Carnahan

內含劇透,未看慎入

電影分成三條主線在同一時間下並行,單刀直入整場美伊戰爭的核心:執政者、傳媒、軍人,以及最重要的、代表著未來的青年。

由Robert Redford親自飾演的教授Stephen Malley一如他在戲外的角色:Director,由始至終都代表著電影的立場,力圖將獨善其身的學生Todd(同時意味著觀眾)導回正途,那些「吞吞吐吐沒結論」之說當然就不成立了。Todd在政治系曠課連連,原來是因為厭倦了假腥腥的政客們而熱情不再,於是Malley提起了昔日他兩位同樣成績出眾的學生作例子。那兩個對美國夢仍心存寄盼的少數族裔學生,希望貢獻社會改善將來,選擇自願參軍,拼命為一個根本不是他們根的國家而戰;反觀那些生於斯長於斯、受盡好處的白人則躲於冷氣房內悠然自得,怎過意得去?然而,他倆對國家的熱情、忠誠、理想,卻諷刺地被政府所出賣,當成無謂的犧牲品送上前線,使得這兩名美國大兵最後彈藥用盡,憤然自殺,直至下一刻,援軍才殺到。兩人的下場正好映照美軍在伊拉克的處境:被孤立的軍人身陷泥沼,直至傷亡慘重政府才後知後覺推出補救措施,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Do you want to win the war on terror? Yes or no? Equivocation is defeat."

另一邊廂,參議員Irving向記者Janine Roth發放獨家消息,透露美軍在伊拉克正執行的全新作戰策略,Roth則不停質疑計劃的可行性。而無論參議員怎樣巧言令色地推銷,抑或將反對其行軍策略和反對反恐戰獲勝兩者掛勾(愛國論慣常技倆,可見《命》真是過往六年美國的縮寫),當前線敗陣的消息傳來時,所有謊言都給一一的戳穿。Roth六年前曾經有份造就政府出兵,但她遲來的覺悟,卻無力反抗早已對房間翳焗無動於衷的上司,被逼成為野心家的宣傳手段。片末她所隸屬的電視台把八卦新聞放於正經新聞之前,也顯示出傳媒在市場主導下自甘墮落。車廂中,她沿路遙望軍人墳場一列列墓碑,想起政府即將再一次重覆犯錯,不勝唏噓。眼見國家的將來如此,應當坐視不理,還是挺身而出?Redford對享樂主義新一代語重深長的寄語,我認為同樣適用於香港這個金錢至上、時時將「政治(化)」變成負面詞彙的奴性社會。

不錯,《命》全片只由三個處境和不停的對話所組成,但批評她口水多過茶,簡直就如批評《An Inconvenient Truth絕望真相》得個講字一樣荒謬,何況《命》集合多種立場和態度,不只單向的說教?電影從來都不止一個模式,一問一答中辯出真理的劇本難寫難拍,反恐戰電影中能夠縱觀全局、同時將正反雙方理據有條不紊地羅列的更是絕無僅有。可惜,觀乎票房和影評反應,恐怕Redford這次只是白費唇舌,我只能讚揚他與投資者那份勇氣實在難能可貴。畢竟那些每逢播放娛樂新聞便會調高電視機音量,會因為藝人醜態百出而喀喀大笑的人還是佔了社會的大多數。去看《虎膽龍威》吧,那裡有子彈橫飛、爆炸不斷,警察刀槍不入,身陷險境還能憑一己之力殲滅整支恐怖分子 ── 真是個完美的國度。可我深信,美伊戰爭塵埃落定之日,便是《命運迷牆》獲得平反之時。

評分 : 10/10
"You know what you're getting?" 你收到未?我見不少人都攪不清導演想講什麼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HKCM

GMT+8, 2024-12-12 08:44 , Processed in 0.02408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