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9|回復: 3

梁文道:球迷永遠站在高牆那一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6-20 17:34: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六月十一日, 2010年世界盃開賽的那一天,我給朋友們發了一封電郵:「從今天開始的這一個月,我不會主動發言,也不會回帖。原因大家都曉得。請諒」。那是一群天天在網上見面的朋友,我們交換兩岸三地的政局信息,討論學術界裏的最新動向,我就像上了毒癮一樣,每晚都得在群組裏說上兩句,不說話不舒服。可是在世界盃的面前,這種小資產階級知識份子的趣味又算得上甚麼呢?不到一個禮拜,我甚至就已經忘了這個群組的存在。奇怪,竟然沒人想過世界盃戒毒這一招?

我平常就有點自閉,不大見人,這時候就更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的理由了。比較麻煩的是讀書,每天用五六小時看球,剩下的時間也全都拿去分析相關新聞和資料了,睡眠可以再壓縮,工作卻不能不做,哪還擠得出讀書的時間呢?六親不認,束書不觀,游談無根便是很自然的結果了,難怪每逢世界盃,身邊都會忽然湧現一大批「吹水唔抹嘴」的「專家」如我。

西班牙敗給瑞士那一夜的第二天,我和看起來應該比我內行的蘇童一起研究球迷的心理。我們的問題是為甚麼大部份球迷都喜歡西班牙這樣的大熱強隊,雅不願見到它被二三流的隊伍擊退。正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照理說球場是塊英雄地,勝負足以說明一切,在世界盃裏能勝出能晉級的便是贏家,我們憑甚麼歧視所謂的「弱旅」,又憑甚麼力捧所謂的「豪門」。可是請設想,假如這一屆世界盃殺到最後的四強是南韓、北韓、美國和巴拉圭,你會不會有乾脆撞牆死掉算了的衝動呢?

我敢打賭,當一支勁旅碰上弱伍,百分之八十的非專業球迷都會自動站在強者那一邊,而且狂嚥口水,渴望一場慘不忍睹的血腥大屠殺(別理專業球迷,他們一定會說自己喜歡一場『對抗性』大的球賽)。有這樣一種說法:「全世界的球迷都有兩支心愛的主隊,一支是自己的國家隊,另一支則是巴西」。也許誇張,可這句話恰到好處地點出了球迷這種嫌貧愛富的庸俗心理。人家巴西是永遠的大熱門呀,除了中國,只有他們夠資格在胸前繡上五顆星;為甚麼我們還要支持這樣一支根本用不着任何人支持的球隊呢?

沒人喜歡貧富差距,也沒人想要看見恃強凌弱的殘酷場面。尤其是胸懷左翼心臟的知識份子,幾乎天生就要站在弱者那一邊。比方說村上春樹,他在耶路撒冷領獎的時候慨言:「在雞蛋與高牆之間,作家應該永遠站在雞蛋那一邊」,一時間成了廣為傳頌的佳話。不過,你要是問他:「村上先生,請問在阿根廷和新西蘭之間,你會站在哪一邊呢?」我肯定他不會選擇新西蘭。並非瞎說,這可是我的親身體會,因為我有一大票左派朋友,他們平常會在譴責富士康的公開信上聯署簽名,更會在論著裏痛陳性別之不公權利之不等;但是到了電視機前,他們卻義無反顧地替義大利吶喊,覺得任何弱者被它蹂躪都是活該。你說這是怎麼回事呢?可見足球果然是真正左派的最終試金石。

蘇童不是專業球評,但他是專業作家,他看出了這裏頭的人性之惡:「我覺得這說明了我們每一個人心底的法西斯傾向」。跪拜強者,向他交心,正如當年捨棄自由的德國人向希特勒伸出右手一樣。

於是我想起了古羅馬競技場上的格鬥士,那些文明但又嗜血的羅馬公民可曾企盼弱者的復仇?不,他們想要看到的是戰無不勝的屠夫像切西瓜一樣砍掉別人的腦袋,哪怕後者爬在地上一路打滾哀求。難怪大家都說足球是古代血祭的代替品,在這層意義上,它們確實很像。

五、六年前,一位現在已經受戒出家的好朋友告訴我,他可以過午不食,也可以不眠不休地誦經修持;唯獨足球他始終放不下,每到半夜都要想起地球另一端的比賽將會是如何的精彩。呿!足球一物,貪嗔痴三毒俱全。所以我老是搞不懂巴治奧,足球場上著名的佛教徒,傳說他隊長的袖章底下,藏着一張寫滿了偈語的紙條。他可以超脫在歡呼與噓聲之上,但他要如何克服射球的貪慾呢?

十分明顯,我還是得回到書裏去尋找這一切問題的答案。當然,那是七月十一號之後的事了。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_20.html
發表於 2010-6-20 22:08:08 | 顯示全部樓層
very interesti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6-28 14:46:11 | 顯示全部樓層
梁文道:球迷也會站在雞蛋那一邊

在高牆與雞蛋之間,球迷真的只會選擇高牆嗎?不一定,因為雞蛋也有它可敬的時刻。

上回我說:「假如這一屆世界盃殺到最後的四強是南韓、北韓、美國和巴拉圭,你會不會有乾脆撞牆死掉算了的衝動呢?」原來不會。照現在各個球隊的表現來看,真正讓人想死的,恐怕是法國和意大利在決賽會師的場面。還好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為丟人現眼的法國隊早早就打包袱回家去了。據說在法國和南非那最後一戰裏面,絕大部份球迷都站到了南非那一邊,希望這支眾人心目中的魚腩能夠啃死那個無鬥志無士氣的前度世界冠軍。明明法國隊的粉絲比較多,明明南非是球迷比較陌生的弱旅,為甚麼大家會把感情票都投給了後者呢?理由就在於運動的本質。

一位左傾的朋友提醒我,運動賽事追求的不單是強弱之分,更是「卓越」( excellence)。他還引用了哲學家內格爾( Thomas Nagel)的一個著名提問:「難道平等主義者就不追求卓越嗎?」,以說明同情弱者的左派也會欣賞卓越的表現,尤其在弱者比強者更能展現卓越的時候。

文學理論家貢布列希特( Hans Ulrich Gumbrect)在《讚頌運動之美》( In Praise Of Athletic Beauty)裏給出了運動賽事的兩大目標。用古希臘文來講,它們分別是 agon和 arcse;前者可以譯做「競爭」,涵義豐富的後者則不妨簡單地解釋為「追求卓越」。表面上看,「競爭」和「追求卓越」的分別不大,都與比賽相關;但挖深一層,我們就會發現「追求卓越」指的不只是和其他人競分勝負,更重要的是在競賽之中「達到自己的極限」,超越自我舊有的局限。還記得多年前黎明在一個電視廣告裏說的那句話嗎?「要贏人,先要贏自己」,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了。

請注意,追求卓越可不是一個人關起門來自己跟自己打拳,它一定牽涉到他人的存在。漢娜.阿倫特( Hannah Arendt)曾經解釋,追求卓越是一種公共領域中的實踐,沒有平等的伙伴和對手,人類就無法突出自己;不能突出自己,就無法表現出這個實踐的優越。換句話說,追求卓越的實踐需要他人的在場見證。見證甚麼?見證自己在逼近極限的時候所展露出來的那個真我。運動競賽就是這樣的公共空間,透過烈火般的試煉,一個運動員或者一隻隊伍在對手和觀眾面前義無反顧地拿出了自己的一切,在公共的舞台上綻放出最秀異最傑出的本色。

貢布列希特認為追求卓越要比競爭更優先,更能呈現出運動的美。所以我們才會讚頌南非,因為它在身價遠遠比它高出十倍不止的法國球員面前奮戰到底,超越了自己的技術局限,也超越了自己的有限經驗,從而創造出一個嶄新卻又真誠的自我。雖然它最後還是被迫出局,雖然我們都能看到它的不足,可是我們仍然景仰它對這種種不足的克服。

意志不是一場成功賽事的充份條件(所以光有意志的朝鮮是不行的),但它卻是一場卓絕賽事的必要條件(所以沒有意志的法國注定不行)。如果一個運動員能夠明智地發揮意志,盡己所能地邁向卓越;哪怕他最後失敗了,他的失敗甚至苦難也能產生別樣的審美價值。貢布列希特舉的例子是美國拳擊史上的名將鄧普西( Jack Dempsey),這位常勝冠軍在 1926年 9月 23日那場終極對決裏頭慘被對手修理,滿鼻滿口都是血,左眼腫得只剩一條線,臉上還有吋許長的傷口。「可是當他離開賽場的時候,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沉默的群眾忽然沸騰喧叫。……他們大喊『冠軍!冠軍!』,彷彿戰敗了的鄧普西才是打贏對手的人」。正是這場賽事使得鄧普西從一個普通拳王化身為超凡的神話。貢布列希特說:「幾乎每一個傳奇拳王都要有這麼一場經典的挫敗。」

比賽就是要分出強弱,可運動永遠不只是成王敗寇。球迷喜歡屢戰屢勝的王者,喜歡擁有光輝歷史的豪門;然而,這並不表示我們不能擁戴一隻雖敗猶榮的隊伍。運動史除了是一連串冠軍獎牌的紀錄,還是一座偉大失敗者的萬神殿。馬龍和史托頓從來沒有拿過一枚 NBA冠軍指環,但我們永遠記得他倆是現代籃球史上最佳的擋切二人組;告魯夫率領的荷蘭從來沒有得過一座大力神盃,但我們永遠記得他是足球史上最有創意的思想家。不要忘記,只有戰死的武士才能進入大神歐丁的殿堂。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_27.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28 22:44:30 | 顯示全部樓層
咁咩叫永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HKCM

GMT+8, 2025-1-6 13:16 , Processed in 0.0227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