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麼是真諦? 永恆的…遙, 你認為它存在嗎?............................
冬凌 第十九個十一月二日
是怎麼樣的力量,驅使這個未經世事的少女去探究那與天 地 同 壽的不解之迷呢?
不知道. 遙 , 也就是叫 遙夜 的少年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除了 冬凌 外,不會有人知道.
遙夜 緊握著被他揑得起縐的信紙, 心裡有千萬種感情,卻找不到傾瀉的地方.
「我怎麼會知道? 我不知道!」
「誰要管甚麼永恆, 甚麼真諦!」
「知道有用嗎? 難道我說一聲知道, 妳便會立即顯現在我眼前嗎?」
「我唯一知道的, 是妳已經永遠離開了!」
永恆與真實, 這雖然是個難倒眾生的謎題, 但卻又幾乎誰都曾在心底裡向虛無之主發問過. 可是, 又有誰曾經接觸過它的核心呢?
遙夜 與 冬凌 , 是自童年時代的同齡好友. 不, 正確來說, 冬凌 還要比 遙夜 多大三個月. 他倆家人是多年的鄰居, 由 冬凌 5歲時搬到 遙夜 家旁邊開始, 遙夜 一家就很照顧這幾個新來的鄰人.
冬凌 的父親是個大企業的管理層,時常到外國公幹, 年中沒有多少時間會留在家中. 她的母親是個日本人,很多年了, 還沒有學好這裡的語言, 因此也就不得不依賴她善意的鄰居.
這個情況多少是環境限制所造成, 但不能否認的是,是身為當事人的兩個孩子, 確確實實相處得非常融洽. 若給不相識的人看到,可能也會感歎道:『親兄妹也不過如此呀.』 大概這就是傳統意義上說的 “青梅竹馬” , “兩小無猜” 吧. 看到這麼合襯的兩個孩子, 雙方的家長也許包含多少開玩笑的性質, 竟曾私底下表示願意互結為親家哩.
前面說過 冬凌 實際要比 遙夜 大一點兒. 可是在性格上, 冬凌 卻比較內向, 被動. 相反, 遙夜 天性外向和有領導特質. 這倒不知道是女孩的內向導致男孩要扮演保護者, 還是男孩天生找尋被保護的對象了. 總而言之, 在孩童時期的一切活動, 大都是 遙夜 主導的. 這個時期, 可算是兩人最為親密,最沒有顧忌的.
不過, 永恆可能真的不存在,變化是世間的常態. 世界的構成, 並不永遠只有男孩,女孩, 以及連接他們的 “關係”. 隨著他們的成長, 外力必然地介入這個原來封閉的系統. 外力的加入與角色本身的變化, 也就是外變與內變的互動, 給 “關係” 帶來無可避免的改變.
是生理變化的影響? 是朋輩之間的壓力? 老實說, 原因可能不要緊. 但結果是 遙夜 開始變得不敢過份靠近 冬凌 . 遙夜 是個很有人緣的人, 身邊總是圍繞著一堆的朋友. 很容易想像得到, 由小學高年級至初中的階段,如果有一個男生不僅離群, 而且老跟另一個女生黏在一起, 那實在是過份令人注目的事了! 即使本人有意, 也不可能像孩子時一樣分配全部的時間陪著 冬凌 了.
當時的 遙夜 , 即使再怎樣聰敏, 心思也不可能精微至洞察女孩的心情啊! 他老是認為自己不過是稍微遠離了她一點兒, 何況 冬凌 也不是小孩子了, 這該當作是給她一個自立的機會嘛.
冬凌 呢? 不知道她的心思是長不大, 還是沒有充分時間給她長大, 她對他的依賴性還是很強. 如果 遙夜 伴在她身邊, 她可以很平常的跟別人交流, 就像我們認識的任何一般女孩一樣. 可是, 一旦他離開了她的視線, 她做甚麼事都會變得不順暢. 久而久之, 她反而變得比從前更沉默內向了.
高中的時候, 兩人的關係反而拉近了一點. 是心態上的改變吧? 男孩們和女孩們不再像從前般壁壘分明. 跟異性相熟不再被視為出賣朋友, 反而會被同儕羨慕. 外在的壓力稍為減輕,而且 冬凌 的個性也實在令人擔心, 遙夜 對她的關心又再熱切起來.
改變是稍稍的, 漸漸的. 而當事人往往是後知後覺. 遙夜 , 至少當時確實是, 沒有嘗試思考自己對 冬凌 的關心出於何種理由. 他對於她所造的一切, 有一大部分是源自幾乎成了天性的習慣. 我們知道, 當一種行為成了習慣以後, 我們不會突然問這行為背後的原因. 但是, 如果問題存在而當事人不曾發覺, 它總有一天會讓他狠狠的付出忽視它的代價.
高中的最後一天, 往往是眾多感情的交匯點. 離別,依戀,不安…都是高中學生的寫照. 還有一種必不缺少的, 儘管未必每人都會經歷到,是表白的勇氣. 當 遙夜 被班中一名不乏追求者的女生表白之後, 被忽略已久的問題終於提到了他的議事桌上. 必須再次提醒的是, 遙夜 這個男生不是特別傑出, 也不是十分俊美, 但卻原因不明地有人緣.
這次表白事件本身沒有什麼值得重視的意義, 因為對方不知道是害怕還是什麼,很快的自設了底線說:
『…你不用那麼快回答啦…』,
『…不想令你覺得困擾…』,
『…但不想他日後悔,所以才鼓起勇氣表白…』.
遙夜 對這個女生沒有特別喜歡的感覺, 但也不覺得討厭. 他並不想輕率的開始一段感情, 而對方既然一開始表白就留有餘地, 他也很樂意的順著對方說:
『…我現在還沒有考慮到這些…』,
『…其實公開試也快到了,現在我也不希望分心…』.
就這樣, 雙方都留下可以進一步發展和幻想的空間.
可是, 非常不幸的是, 那個女生臨別前提出了一個不適當的問題:『… 冬凌 她…你和她是甚麼關係…呢?』,
『…不…我的意思是…你覺得她怎麼樣…?』,
『 …因為聽說你們是青梅竹馬的朋友…比親兄妹的感情還深厚的說…』,
『…呀…我隨便問問看而已…用不著認真的答…』
給這女生 “隨便” 的一問, 可就把 遙夜 害慘了.
「冬凌 是我的甚麼人?」 雖然從未仔細考慮過,但可以想像, 遙夜 不會被這個問題纏繞太長時間…假使有充分時間讓他去想,假使沒有意外因素的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