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HackerWong

Trafalgar 200周年紀念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10-22 21:18:40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joekjen at 2005-10-22 05:34 PM:
今日陶傑都有借拿破崙諷刺中國老人政治



拼 年 齡

新 的 律 政 司 「 司 」 長 上 位 , 「 只 」 有 四 十 二 歲 , 眾 人 驚 呼 : 啊 , 這 位 「 精 英 」 , 還 這 麼 「 年 輕 」 !
當 香 港 漸 漸 成 為 一 隻 慢 火 熟 煮 的 青 蛙 , 逐 漸 接 受 了 六 十 歲 還 「 年 富 力 強 」 的 中國 官 場 的 年 齡 標 準 , 四 十 二 歲 的 新 官 , 豈 止 是 「 年 輕 」 , 簡 直 剛 現 喉 核 、 長 陰 毛 ,才 開 始 「 發 育 」 呢 。
西 方 精 英 , 當 然 要 年 輕 。 英 國 首 相 辟 特 , 入 主 唐 寧 街 才 只 有 二 十 八 歲 ; 外 相歐 文 , 主 掌 外 交 時 只 有 三 十 七 歲 ; 彭 定 康 成 為 保 守 黨 主 席 時 四 十 二 歲 , 來 香 港 當 總督 , 只 有 四 十 六 歲 , 這 些 例 子 , 早 已 耳 熟 能 詳 了 。
說 一 說 更 冷 門 的 。 拿 破 崙 率 領 大 軍 遠 征 埃 及 , 隨 軍 選 拔 了 兩 千 名 法 國 的 學 者一 同 出 征 , 叫 他 們 在 行 旅 時 寫 日 記 , 採 集 標 本 , 記 錄 所 見 的 植 物 、 昆 蟲 、 地 質 。 這批 學 者 , 雖 然 是 「 文 化 人 」 , 出 發 前 還 要 接 受 軍 訓 , 做 一 百 下 掌 上 壓 、 攀 欄 杆 、 跳泥 潭 , 跟 軍 隊 一 樣 , 因 為 行 伍 生 活 很 艱 辛 , 拿 破 崙 文 武 一 視 同 仁 , 軍 隊 是 用 來 打 仗的 , 這 批 隨 伍 學 者 , 名 叫 「 知 識 精 英 團 」 ( Les savants ) , 專 心 負 責 在 侵 略 的 期間 搜 羅 新 的 知 識 。


「知 識 精 英 團 」 有 物 理 學 家 、 化 學 家 、 工 程 師 、 地 質 學 家 、 建 築 家 、 音 樂 家 和 詩 人 。他 們 的 平 均 年 齡 是 二 十 五 歲 。 團 中 最 老 的 一 位 , 名 叫 蒙 殊 ( Monge ) , 五 十 歲 , 是一 位 數 學 家 , 本 來 因 為 太 過 「 年 老 」 , 不 應 出 發 , 但 他 是 拿 破 崙 的 老 朋 友 , 將 軍 特別 恩 准 。 今 天 巴 黎 塞 納 河 南 岸 大 學 區 的 東 南 方 , 還 有 一 個 地 鐵 站 叫 做 Place Monge , 就 是 以 這 位 數 學 家 命 名 。
還 有 地 質 學 家 多 洛 美 , 四 十 八 歲 ; 物 理 學 家 富 勤 , 三 十 歲 ; 動 物 學 家 聖 希 勒, 他 從 埃 及 帶 回 貓 狗 木 乃 伊 , 這 一 年 他 二 十 六 歲 , 最 年 輕 的 一 個 不 足 十 五 歲 , 是 巴黎 的 理 工 學 院 優 異 生 。 拿 破 崙 只 要 年 輕 人 , 因 為 只 有 年 輕 才 好 奇 , 年 輕 才 沒 有 喪 失探 索 天 地 的 冒 險 心 。 一 七 九 八 年 , 在 土 倫 港 , 知 識 精 英 團 第 一 次 出 發 , 坐 滿 三 百 艘船 , 由 十 二 艘 驅 逐 艦 護 航  , 到 了 拿 破 崙 的 故 鄉 科 西 嘉 , 與 戰 艦  合 , 共 三 萬 八 千 兵 員 , 連 自 願 參 加 的 平 民 也 有 一 萬 人 。
不 論 下 西 洋 , 還 是 闖 東 洋 , 不 是 比 誰 的 船 大 , 而 是 比 誰 帶 回 更 多 的 知 識 。 拿 破 崙 不 是 太 監 , 他 是 性 能 力 充 沛 的 戰 士 和 情 聖 , 拿 破 崙 從 小 有 志 成 為 數 學 家 , 他 以 沒有 學 位 為 恥 , 為 了 這 一 次 知 識 之 旅 , 大 軍 出 發 之 前 , 他 到 巴 黎 的 大 學 學 院 上 了 十 七節 課 , 還 為 一 輛 蒸 汽 機 的 火 車 頭 寫 了 一 篇 短 短 的 論 文 。 出 發 前 , 在 一 場 宴 會 , 拿 破崙 說 : 「 法 國 的 遠 征 , 不 能 只 為 了 掠 奪 , 而 是 為 了 文 藝 和 科 學 的 建 樹 。 」 隨 即 他 滔滔 解 說 一 條 數 學 命 題 : 席 間 的 一 位 叫 拉 巴 斯 的 數 學 家 舉 手 抗 議 : 「 將 軍 , 您 的 強 項是 軍 事 , 而 不 是 數 學 。 」
這 一 年 , 比 起 中 國 的 九 千 歲 太 監 們 , 拿 破 崙 只 有 二 十 八 歲 。

陶傑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 ... &art_id=5330845

如果嗰陣法國有驅逐艦(http://en.wikipedia.org/wiki/Destroyer),我哋依家都要學法文矣......

呢篇文真係vintage Tsao Chip...

[ Last edited by 橙色力量 on 22-10-2005 at 09:21 PM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22 21:32:45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橙色力量 at 22-10-05 09:18 PM:
拿 破 崙 不 是 太 監 , 他 是 性 能 力 充 沛 的 戰 士 和 情 聖  


有傳聞佢J只有peanuts咁大..
因為野史中佢一死後,粒J就比人切左落黎做collection..

1977年巴黎拍賣行拍賣該"Napoleon's penis"..但無人買

真定假....唔知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22 22:05:22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HackerWong at 22-10-2005 09:32 PM:


有傳聞佢J只有peanuts咁大..
因為野史中佢一死後,粒J就比人切左落黎做collection..

1977年巴黎拍賣行拍賣該"Napoleon's penis"..但無人買

真定假....唔知啦
...


邊個識鑑定條野係咪拿破崙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23 00:30:34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HackerWong at 2005-10-22 21:32:


有傳聞佢J只有peanuts咁大..
因為野史中佢一死後,粒J就比人切左落黎做collection..

1977年巴黎拍賣行拍賣該"Napoleon's penis"..但無人買

真定假....唔知啦
...


你信係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23 00:35:24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AirKID at 23-10-05 12:30 AM:


你信係真?


歷史謎團...同Napoleon係咪比人用奇技毒死一樣
God knows...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23 13:29:48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HackerWong at 2005-10-22 09:32 PM:


有傳聞佢J只有peanuts咁大..
因為野史中佢一死後,粒J就比人切左落黎做collection..

1977年巴黎拍賣行拍賣該"Napoleon's penis"..但無人買

真定假....唔知啦
...


War time Propaganda...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23 13:41:02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橙色力量 at 23-10-05 01:29 PM:


War time Propaganda...



唔算war time ga la..

何況以佢ge size,細J好正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23 15:49:08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HackerWong at 2005-10-23 00:35:


歷史謎團...同Napoleon係咪比人用奇技毒死一樣
God knows...


記得上個月有報紙講證實拿破崙真係死於胃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23 16:10:39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AirKID at 23-10-05 03:49 PM:


記得上個月有報紙講證實拿破崙真係死於胃癌


一個英國陸軍醫生既報告
而胃癌呢個死因...自Napoleon既私人醫生起..一直係官方死因

同埋無人explain到why Napoleon頭髮上有砒霜

[ Last edited by HackerWong on 23-10-2005 at 04:14 PM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28 22: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28 22:35:58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橙色力量 at 28-10-05 10:00 PM:
MDC 的討論:

http://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topic.asp?TOPIC_ID=1105


竟然將我之前用於簽名,Trafalgar開戰前Lord Nelson既名句"England Expects Every Man to Do His Duty "譯到咁怪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28 22:43:42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HackerWong at 2005-10-28 10:35 PM:


竟然將我之前用於簽名,Trafalgar開戰前Lord Nelson既名句"England Expects Every Man to Do His Duty "譯到咁怪突..


唔係吖,幾典雅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29 01:16:02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HackerWong at 2005-10-23 16:10:


一個英國陸軍醫生既報告
而胃癌呢個死因...自Napoleon既私人醫生起..一直係官方死因

同埋無人explain到why Napoleon頭髮上有砒霜

[ Last edited by HackerWong on 23-10-2005 at  ...


個報告好似有解釋
話係法國陸軍到都有吸收砒霜量過高現象
至於點解就唔知

其實關於拿破崙
有關佢做決定前會半夢半醒 可以一訓訓三日等等都有好多investigation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29 01:39:08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AirKID at 29-10-05 01:16 AM:


個報告好似有解釋
話係法國陸軍到都有吸收砒霜量過高現象
至於點解就唔知


佢已經exile左去Saint Helena 6年啦...
關d陸軍鬼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29 01:41:13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HackerWong at 2005-10-29 01:39:


佢已經exile左去Saint Helena 6年啦...
關d陸軍鬼事?


佢唔係去左個島先開始中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29 01:43:33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AirKID at 29-10-05 01:41 AM:


佢唔係去左個島先開始中毒


38倍高於平常ge讀數

我唔知arsenic係咪會積係體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29 01:46:16 | 顯示全部樓層
反而可能佢真係有梅毒
個期d人係用"披"霜去醫梅毒ga..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29 01:57:37 | 顯示全部樓層
"There seems to be something of a problem in blaming a cancer for Napoleon's death when there is not the slightest symptom to indicate it," said Jean-Marie Andrieu, a leading cancer specialist who attended the debate. "What's more, the evidence in favour of arsenic poisoning is beginning to look very strong indeed."

The principal advocate of the arsenic-poisoning theory is Ben Weider, a French-Canadian historian, who started questioning the stomach cancer story after realising that unlike most cancer victims, Napoleon was noticeably fat when he died.

Other evidence also indicated poisoning. None of the five doctors present on St Helena at Napoleon's death could say with certainty what had caused it, and when examined closely the memoirs of his valet revealed a gradual decline in his health consistent with poisoning.

Moreover, when his remains were brought back to France in 1840 prior to ceremonial burial in Les Invalides, his body appeared perfectly preserved. At the time it was seen as a miracle. Today scientists say the phenomenon is symptomatic of arsenic poisoning.

DNA analyses of alleged samples of Napoleon's hair appear to substantiate the theory. Laboratories, including those of the FBI, have found arsenic levels hundreds of times higher than normal in samples of the emperor's hair obtained from descendants of his valet, Louis Marchand.

Tests have also ruled out another theory: that the arsenic was applied after death to preserve the hair. Mr Weider said: "Both the FBI and Scotland Yard, confront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se tests, have said that if they came across similar results in the case of a recent victim, they would have no hesitation at all in opening a murder inquiry."

An aide, Charles de Montholon, is thought to have poisoned Napoleon because Louis XVIII feared the emperor could return from exile. But the British were in at the kill, according to Mr Weider and his supporters.

If Napoleon was poisoned slowly by arsenic, he was apparently finished off by a dose of bitter almonds and a mercury-rich compound, calomel, which were given to Montholon by the island's British governor, Hudson Lowe.

Perhaps wary of the consequences for Franco-British relations, some senior French historians and senators were still reluctant to endorse this view. Several said they would wait until France's leading authority on the era, Jean Tulard, had come to a conclusion.

"It would be stupid of me to say poisoning was impossible," said one historian, Jean-Paul Kauffman. "But I think Napoleon was poisoned by the ghosts of his past glory rather than by cyanides. And his legend needs enigmas, not certainties."

http://www.guardian.co.uk/print/0,3858,4014838-103681,00.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29 16:51:08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HackerWong at 2005-10-29 01:46:
反而可能佢真係有梅毒
個期d人係用"披"霜去醫梅毒ga..


個個唔係貝多芬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30 19:26:33 | 顯示全部樓層

Semi OT:特拉法加廣場上的文化政治角力

【明報專訊】每名到倫敦的遊客都曾路過,甚至席地而坐在位於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上,享受這個被認為世界上最出色的公共廣場之一。不過遊客可有留意,在廣場四角的基座,其中三個包括有英王佐冶四世及兩個十九世紀英國帝王的雕像,唯獨一個,它要不是沒有東西,就是放上一些當代的藝術作品。這個基座原本預留給英王威廉四世的雕像,可惜他過世後並沒有足夠的資金豎立雕像,於是這基座一直留空。為這個基座找尋合適的「伴侶」殊不容易,公眾的提議有從戴安娜,披頭四到小熊維尼,但卻找不到共識該放什麼作永久展示。

於是倫敦市長肯.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接納觀察小組在二千年的建議,將這個基座作為當代公共藝術的舞台,並且定期更新。

六位候選藝術家的設計模型,約於兩年前開始在特拉法加廣場旁的國家畫廊展出,在收集公眾的意見作為參考後,再由遴選小組選出二位藝術家的設計。從今年九月中起,藝術家馬克昆恩(Marc Quinn)的白色大理石雕塑,《懷孕的愛麗森》豎立在這基座上。

向女性及傷健致敬

《懷孕的愛麗森》引來不同的評價,有藝術雜誌批評它是一件恐怖及醜陋的作品,但傷健人士權益組織則認為它表現了力量,而且引人注目。作為藝術家的模特兒,愛麗森女士則稱它是對女性、傷健人士及母親的致敬。藝術家馬克本人認為在藝術中一直很少有關傷健人士的題材,希望透過這次的作品,引起公眾對傷健人士的注意,而且女性造型的雕塑可以平衡廣場四周剛陽氣甚重的帝皇及將軍雕像。

反省公共藝術

從藝術家的選材至表達手法,引發美感到社會議題的討論,這是一次多層次的示範。除了金紫荊,香港的公共藝術能否容納更廣泛的題材,讓公共與藝術之間有真正的互動關係,正是當前藝術家及當政者在計劃公共藝術時要反省的地方。

文︰林東鵬

http://hk.news.yahoo.com/051029/12/1i6fw.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ison_Lapp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falgar_Square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HKCM

GMT+8, 2025-4-19 14:36 , Processed in 0.0493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