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拿五虎 溫拿樂隊(Wynners)的前身Losers樂隊在失敗的嘗試後解體,幾名Losers的成員認為樂隊名稱不祥(失敗者),改名“勝利者”並邀阿B(鍾鎮濤)加盟,成立溫拿樂隊。溫拿樂隊一開始也是以演唱英語歌為主,代表作為《L-O-V-E love》、《Sha La La》。後來以英美流行曲的風格為基礎填上粵語歌詞,唱起粵語歌。《鍾意就鍾意》、《玩嚇啦》等紅遍香江。他們以青春、前衛(比如喇叭褲,齊肩發)的造型贏得了年輕人的紛紛仿效,一時間“夾BAND”(組建樂隊)成為流行的新鮮事物。溫拿的崛起標誌著香港樂壇有了屬於自己的流行歌,屬於自己的偶像,他們深刻地影響著七十年代中後期的一代香港年輕人。1978年溫拿樂隊宣佈解散,其成員各自發展,並相約每五年再聚一次發行一張大碟。他們實現了諾言,其中1988年即解散十周年之時推出的專輯最有影響,《千載不變》打入當年的十大金曲。單飛後的溫拿成員在香港演藝界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功:譚詠麟成為香港樂壇第一人;而溫拿的主音歌手鍾鎮濤也走紅歌影兩栖;彭建新雖成就不如上兩位,但以其獨特的鄉村風格也在樂壇獲得一定的地位;陳友則在電影界成名,從演員到執導都頗有成就;只有葉志強較少繼續在演藝界露面。
譚詠麟---譚詠麟在1984年十大勁歌金曲四個季度40首季選歌曲中一人便不可思議地佔有10首,並在年終席捲了幾乎所有的大獎,不可動搖地確立了他樂壇第一人的地位。這也同時宣佈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譚詠麟早年是溫拿樂隊(Wynners)的主音歌手之一,溫拿散夥後阿倫在1978年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反鬥星》,反映良好。隨後的幾年裏他推出了數張頗受歡迎的大碟,《想將來》、《遲來的春天》、《雨絲情愁》、《天邊一隻雁》等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受到普遍好評。84年譚詠麟的兩張大碟《霧之戀》和《愛的根源》獲得不可思議的成功,尤其後者可能是香港樂壇二十多年來最出色的專輯,《愛的根源》、《愛在深秋》、《夏日寒風》等多首名曲風行天下。之後的近十年中,他推出中每一張專輯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珍品,銷量屢創新高。當中的名曲更是多不勝數,象《愛情陷阱》、《雨夜的浪漫》、《朋友》、《無言感激》、《Don’t Say Goodbye》等等都是香港樂壇的經典名曲。即使在退出頒獎典禮之後仍推出大量如《半夢半醒》、《水中花》、《一生中最愛》這樣的名曲。1994年之後,受歌壇大勢影響,阿倫唱片的質量有所下降。譚詠麟推出的可列為經典的歌曲應該是所有香港歌手中數量最多、質量也最好的,是後輩歌手難以逾越的高山。阿倫在事業的顛峰狀態宣佈不再領獎,在香港樂壇開了一個先例,從此之後他可以在小得多的壓力之下繼續自己心愛的事業,不失為一個妙計。去年處於極佳狀態的黎明便效法阿倫,宣佈不再領獎。譚詠麟以開朗、樂觀的形象感染著演藝界的後起之秀,他聲稱自己“年年25歲”,永遠以年輕人的心態工作。張學友、劉德華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曾得到過譚詠麟大力的幫助。
張國榮---張國榮早於1979年便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但之後的幾年發展不太如意,歌曲只有《一片癡》、《風繼續吹》有點知名度。1984年,張國榮憑《MONICA》一炮走紅,以其英俊瀟灑、青春活力而又有些前衛的形象,成為眾多少男少女醉心的偶像,據稱他微笑的雙眼會“電”人。《MONICA》可能是香港第一首登上大雅之堂的舞曲。在此之後,張國榮充分展示了他的偶像魅力,深情款款如《共同渡過》、《無需要太多》,狂野奔放如《無心睡眠》、《黑色午夜》,傲慢不羈如《不羈的風》、《貼身》、《拒絕再玩》等收放自如,而一些非情歌名作象《有誰共鳴》、《當年情》、《沈默是金》更是噲炙人口,令人回味不已。如果說譚詠麟是代表“正統”的話,那張國榮就顯得有些另類,他的專輯中“不正經”歌占了很大比例,熱辣辣的勁舞是他有別在同時代其他歌手的標誌,而他的一些相當輕佻、頗具挑逗性的歌曲是其他人不太敢唱的,如《H2O》、《HOT SUMMER》等。可能和這方面的原因有一定的關係,張國榮在與譚詠麟競爭中總在落在下風,似乎行內人更認同阿倫。在1987年,張國榮露出趕上譚詠麟的跡象,他的大碟《Summer Romance》擊敗譚詠麟兩張著名專輯《牆上的肖像》和《再見吧?!浪漫》成為當年最佳大碟,主打歌《無心睡眠》擠掉阿倫的《Don’t Say GoodBye》當選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不過阿倫分別有兩首和三首歌入選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而張國榮都是只有一首《無心睡眠》。譚詠麟不再領獎使兩人激烈的競爭就此被腰斬,張國榮因而在88年火了一把後進取心漸消,於1989年舉行了全球巡迴演唱會後宣佈退隱。但不久之後他便複出影壇,拍了一系列經典的影片,1993年更是複出歌壇。
郭富城---1992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加入上年“三劍客”的行列,與上三人合稱四大天王。與劉德華一樣也是藝員訓練班出身的郭富城早年曾是無線電視臺力捧的“十小龍”之一,但電視劇走紅的年代早已過去,電視臺的重頭戲都給梁朝偉、黃日華、萬梓良等佔據,十人沒有表現的機會,一直默默無聞。1990年郭富城偶然赴臺灣拍攝一個電單車廣告,不料歪打正著,贏得一片采聲。華星唱片公司見機與其簽約,推出了三張國語專輯,《對你愛不完》、《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我想偷偷對你說我愛你》、《TELL ME WHY》等歌在臺灣紅極一時。於是1992年初郭富城回港推出一張精選大碟《請把我的情感帶回家》,結果這張唱片形成搶購熱潮,郭富城人氣急升,擠進“天王”行列。郭富城與黎明一樣給釘死在“偶像派”的板子上,尤其早期由於半路出家,唱功不太成熟,被嘲為“鴨母聲”。但成名後他在唱歌方面的進步一年一個臺階,實力大為增強。在90年度上半期,城城一直是名附其實的“第四天王”,排名一直在其他三位後面。但在95、96年其他三位元天王顯示出一些疲態之時,郭富城奮起直追,直至97年從黎明手中搶得最受歡迎男歌手之位,四大天王第一次真正平起平坐。伴舞出身的郭富城的舞技明顯高於其他三位天王,這使他的代表歌曲以快歌為主。《第四晚心情》、《狂野之城》、《鐵幕誘惑》、《純真傳說》、《最激帝國》、《唱這歌》等造型各異的勁歌熱舞是城城得到今日地位最大本錢,而他的一些出色的慢歌也別具韻味,其中佼佼者有《我為何讓你走》、《沒有你的愛》、《望鄉》、《風裏密碼》、《愛的呼喚》等。在學友、黎明退出的今天,郭富城應該有很大的機會來奠定其香港歌壇第一人的地位,讓我們拭目以待。
鄭秀文---在九十年代中後期,能對王菲地位構成威脅的是鄭秀文。鄭秀文早期以乖乖女形象出現,主要作品有《苦戀》、《Say U’ll be mine》,但一直未能走紅。1993年開始她改走前衛路子,如《CHOTO等等》、《叮噹》等勁歌熱舞使她迅速竄紅。1995年的《捨不得你》使她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紅星之一,隨後的幾年鄭秀文穩步前進,地位一直很穩固。代表作還有《放不低》、《小心女人》、《我們的主題曲》、《插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