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橙色力量

重溫經典好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11-11 18:58:43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炎夏 at 2005-11-11 06:18 PM:

20皮賣墮落比我

唔鬼摷喇,摷一次我成身都係塵

[ Last edited by 納比 on 11-11-2005 at 07:00 PM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1-11 21:20:21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jason4284 at 2005-11-9 11:18 PM:


但畢業生(我覺得)個技巧拍得一流~~
佢始終有個歷史地位既(開闢左新美國電影嘛)
話哂都係generation x時代既產物

Originally posted by 橙色力量 at 2005-11-9 11:28 PM:


係Baby Boomer...

Gen X代言電影,該是Reality BitesFight Club(絕對唔係Gen X Cops... )

Originally posted by jason4284 at 2005-11-9 11:31 PM:


畢業生(我覺得)~
入面其實隱藏左好多gen x既成份~~不過唔著眼~~

fight club算???
似gen y多d~~


A baby boomer is someone born in a period of increased birth rates, such as those during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that in many countries followed World War II. In the United States, demographers have put the generation's birth years at 1946 to 1964,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U.S. birth rate actually began to decline after 1957. William Strauss and Neil Howe, in their book Generations include those conceived by soldiers on leave during the war, putting the generation's birth years at 1943 to 1960. Howe and Strauss argue that persons born between 1961 and 1964 hav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atterns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born between 1955 and 1960 and fit into what those writers term the Thirteenth Generation or Generation X (also known as the Cold War generation) born between 1961 and 1981. As the influence of Strauss and Howe has grown, a smaller number of people still accept Baby Boomers as including those born after 1961,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who put the dates at 1946 to 1963 because of the number of significant "Gen-X" figures born in 1964.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by_boomer

Generation X describes the generation following the baby boom, especially Americans and Canadians born in the 1960s and 1970s. The term is used in demographics, the social sciences, marketing, and more broadly in popular culture.

Although the origins of the term go back at least as far as the early 1960s, it was popularized by Douglas Coupland's 1991 novel Generation X: Tales for an Accelerated Culture.

It is mostly related to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demography and generally refers to persons born in the 1960s and 1970s, although the exact dates of birth defining this age demographic are highly debated. Born after baby boomers, it has also been described as a generation consisting of those people whose "teen years touched the 1980s", though many people that are considered part of the generation had their teenage years during the 1990s.

The term is popularly associated with the people born between 1961 and 1981, although this is disputed. Another common description of Generation X includes within it those people who grew up in a period of transition (1945–1990) beginning with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and the decline of colonial imperialism and ending with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us, the transition between colonialism and globalization is thought to separate the Baby Boomers from the Baby Busters, a sub-generation of Generation X made up of the earliest born members. There are some older Generation Xers who frown up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ose born in 1980 or 1981 as being part of Generation X; these individuals often prefer to classify Generation X as those born between 1964 and the mid to late 70's.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ration_X

Generation Y (occasionally written as Generation Why?) - along with Echo Boom, Byte Block, Internet Generation, South Park Generation, and Millennial Generation - is a name used in demographics to describe a particular generational cohort in Western societies, specifically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hort comprises those bor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the mid-to-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although no consensus has emerged specifying exact dates, which has made matters difficult and confusing for many people. Proposed start dates range from 1977 to 1985, and proposed end dates range from 1994 to 2002, making only 10 years (1985 - 1994) out of the maximum 25-year threshold (1977 - 2002) definitely Generation Y. The typical dates, though, are usually roughly 1977 to about 1993/1994.

The inherent similarities between Generation Y and its predessessor, Generation X, have led many to view Gen-Y as a mere protraction of Gen-X, going as far as to question the existence of two separate generational classifications. There are, however, very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eneration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age at which modern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to members of each generat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ration_Y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12 20:36:23 | 顯示全部樓層
聽晚金馬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12 21:40:16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FlyingDonkey at 2005-11-12 08:36 PM:
聽晚金馬

今年有得睇

睇怕侯孝賢屈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12 22:24:03 | 顯示全部樓層
我突然好想佢地播Memento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12 22:24:56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食脾細路 at 2005-11-12 10:24 PM:
我突然好想佢地播Memento

暑假明珠播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12 22:35:10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炎夏 at 2005-11-12 10:24 PM:

暑假明珠播完

唔係香港

不過早有 vcd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1-13 10:47:21 | 顯示全部樓層

進入大師布紐爾的幽默夢境

(續#85)

布爾喬亞最注重晚餐禮儀,要喝好的吃好的,然後在餐桌上滔滔不絕,說三道四。布紐爾的《中產階級的審慎魅力》最多晚餐場面,但每次三對姿整夫婦都不能好好地吃一餐,甚至根本沒有一次可以成功吃到,因為總有奇妙事情發生。

他們不是約錯時間毫無準備,就是熟悉的餐廳有死屍,要不然餐廳什麼也售清﹔更尷尬的是,主人家忙在房間做愛沒空招呼客人,又或是眾人坐好端出食物前,忽然又有大批軍人闖入屋,說有軍事演習。最後終能大吃特吃的一次,突然又有三個神秘人持機關槍殺出,向眾人掃射,僥倖避過一劫的肥佬,又因為食而死。

處境不知現實還是夢

布紐爾再三強調晚餐事件,除了掩嘴失笑的黑色幽默,更突顯了這群終日無所事事的布爾喬亞,表面尊貴而背後荒淫販毒,百孔千瘡,於是逐個發噩夢,夢中不是死掉就是見鬼,血腥得來可笑。影片大部分在廠景拍攝,沒有明顯的敘事脈絡,只有一個又一個荒謬處境,老老實實地說一個不知是現實還是夢境、不知是真還是假的故事,把布爾喬亞揶揄得面目無光、無地自容。


正如布紐爾的舊作《天使滅亡》(The Exterminating Angel, 1962),同樣講大群布爾喬亞族來到大宅晚宴開派對後,竟然沒有人可以離開大宅,大門明明打開,但眾人就是跑不出去,「無厘頭」得令人啼笑皆非,後來更有大猩猩來訪,最後還要出動軍隊炸爛大屋。

三對傻人 人生如戲

《中產階級的審慎魅力》特別重夢境,而且場場噩夢,有時是軍人硬要三對傻人聽鬼夢,有時是警察扮鬼嚇他們的把戲,最有趣的,是兩場到將軍家作客的飯局,一是大廳突然變成舞台,三對傻人忽然人生如戲,還忘了對白,被觀眾柴台﹔一是跟將軍爭吵,更殺掉將軍。是真是假連戲內戲外也弄得一頭霧水,於是60 年代流行的佛洛依德潛意識學說,便正好被用來解釋布紐爾電影的處境。

活地阿倫深受影響

布紐爾本身是催眠師,他說過希望每天能有22小時用來發夢,然後用餘下醒來的時間把夢境記下。布紐爾每一部電影都是一次旅程,懂不懂也好,都煞是幽默,毫無冷場。活地阿倫的喜劇受布紐爾電影影響很深,單看最近的《美蓮達與美蓮達》,虛實之間烏龍百出,在餐廳裏娓娓道來,便很「布紐爾」。《中產階級的審慎魅力》於1973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其實不值得高興,到了那個時候美國人才把這個獎頒給已七十多歲的大師布紐爾,「拘謹」之情,肯定都是教人失笑的「魅力」。不是鄙俗,是什麼﹖

《中產階級的審慎魅力》小資料

導 演﹕路易布紐爾

演 員﹕Fernando Ray、Paul Frankeur、Delphine Seyrig、Bulie Ogier

放映時間﹕11月16日(周三)9:40pm

地 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

文﹕皮亞([email protected]

http://hk.news.yahoo.com/051112/12/1imt9.html

Sample Text

[ Last edited by 橙色力量 on 13-11-2005 at 10:49 AM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1-13 10:50:42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人在荷李活﹕黃柳霜——擺脫東方奇趣

【明報專訊】並非因為黃柳霜(Anna May Wong)是第一個荷李活華人女星,就教人刮目相看,順理成章享有先驅地位。反之,她在荷李活經歷的種種辛酸苦樂,只有在那特定的時代及際遇,才會鑄成傳奇﹔後繼的關南施,楊紫瓊及Lucy Liu都無可比擬。

與中國電影同年誕生

黃柳霜於1905年在洛杉磯出生,這一年亦正正是中國電影誕生的時候﹔她自1919年開始參演電影,其中比較惹人注目的,有《海逝》及《八達城之盜》,大多扮演中國娃娃、妓女及舞孃。經荷李活的塑造,黃柳霜在電影中無疑是惹火尤物,兼極具異國風情,當中附帶的還有白人眼中的中國﹕罪惡、不道德、神怪,而且她的角色的下場,往往都以死告終。基於當時法例不容許白人與中國人通婚,縱使她與白人男星在鏡頭前卿卿我我,亦不能有接吻的鏡頭。在荷李活打滾數年之後,她實在厭倦了那些一成不變、遭人歧視的角色。

1928年,她心灰意懶,遂往歐洲碰運氣,參演了多部英國及德國的電影,包括《愛比刀更利》、《人海浪蝶》及她最後的一部默片《唐人街繁華夢》。在這幾齣影片中,她演技細緻精湛,一再證明她不是任人擺佈的中國娃娃。

演技精湛 締造潮流

除了拍片之外,最教人津津樂道的是她曾在倫敦的舞台上與年青的羅蘭士奧利花同台演出,並與瑪蓮德烈治結成好友。而且在傳媒的吹捧下,黃柳霜成了入型入格的巨星,締造潮流。

1932年,黃柳霜參演著名導演約瑟‧馮‧史丹堡的《上海快車》,與瑪蓮德烈治在銀幕上合演對手戲,兩個在片中同是剛烈,又敢作敢為的女性併發火花,精彩絕倫,為黃柳霜塑造了銀幕上的不朽形象。

從影以來,黃柳霜最遺憾的是未能參演改編自賽珍珠的《大地》,片中的主角愛蘭堅毅能幹,一直是她夢寐以求的角色。後來荷李活卻選了德國女星Luise Rainer扮演中國農婦,並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不無諷刺。

黃柳霜在美國土生土長,中國對她而言,遙不可及。1936年,她決意回國尋根,學習普通話與中國文化,希望對照她從前演繹的中國人,是否與現實同一模樣。可惜的是,中國人視她為美國人,美國人只管她是東方女人。更有中國人反抗示威,認為她演出的電影辱華,要她立即離開中國。四十年代,她的電影事業漸走下坡,但她仍在舞台、電台及電視粉墨登場。1961年,她在美國因心臟病逝世,享年56歲。縱觀她四十年來的演藝生涯,在多元種族及文化的夾縫中游離,卻更令她卓爾不群,綻放光華。

「黃柳凌霜——黃柳霜電影」於即日起至27日,假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行,選映8部黃柳霜由二十至四十年代演出的歐美電影。

查詢﹕2734 2900

網頁﹕http://www.filmarchive.gov.hk

文﹕即之

http://hk.news.yahoo.com/051112/12/1imt2.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1-13 10:51:35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城怎容大戲院

燈滅了。

只有在這個空間,黑暗,才不可怕。然後有了光,在頭頂上慢慢散開來,凝聚到銀幕。不害怕,因為和千人共處,沒碰撞,因為是獨處的歷程。飛天遁地,涉水攀山,都可以。漸漸,千人聚會瓦解了,彷彿都回到當初,像電影草創時,看的就朝小孔窺探移動的圖像,你是你,我是我,各不相干。

豔陽高掛的午後。

連拖帶推的被成人牽進電影院,給入口處一層又一層厚厚的絨布纏,瞬間,眼前一黑,像盲了,然後看到大銀幕上一列步操的腿走過,狠狠的踩扁了沙灘上一隻小蟹……

影院內外 兩個世界

那是南灣戲院,那部名叫《牆內牆外》的電影。

牆內,牆外。電影院四堵牆之內與之外,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由極光走進極暗,又由極暗回到極光,再一次,盲了。

「我老是討厭夏天,討厭炎熱的天氣,討厭刺眼的陽光。於是便跑進有冷氣的戲院。」活地阿倫說。從黑暗的電影院走回現實,迎向刺目的日光,是一次沮喪的經驗﹔浮現起《歡情太暫》的場面,活地飾演的奇里夫,經常帶小侄女躲到戲院消磨午後時光,一出影院,便碰上狂風暴雨。大抵每個有心的導演,都和電影院有過一段情。杜魯福《戲中戲》翻來覆去的夢,一雙小手,一份摯誠,一點貪婪,越過鐵柵欄要偷取的,是《大國民》的畫片﹔活地阿倫更用上一整部《戲假情真》,說夢幻天地的窩心,現實世界的殘酷﹔西西莉亞只能夠與大銀幕走下的角色情真,和現實的真人原來是戲假,到頭來一場空。

現實再殘酷,無數人還是從電影院覓到一點點舒心慰藉。也許,說的都是上世紀心情。大銀幕、厚絨布、鐵閘、畫片,數得出的電影院小節,都在消逝中。

或許習以為常,當時並不察覺,南灣戲院是如此大,它是澳門最大的電影院,沒有樓座,卻擁有座位1600個,銀幕面積亦稱冠。回想起來,全院滿座,就是濟濟一堂的大集會。阿媽口述歷史, 1967年12月3日,在南灣戲院看《鐵金剛勇破間諜網》,街外群眾騷亂轉劇,隱隱然傳來此起彼落的槍聲,影院卻沒起亂子,還是把戲看完,莫名的堅持,是戲好不捨,還是對已付票款的不甘﹖散場回家,全市已進入戒嚴狀態。聽就覺得奇情。南灣戲院一如南灣,已徹底消失,同一街區的平安戲院,擁有座位1038 個,軀殼還在,已變成流行服裝店,五顏六色的衣服底下,細心的還能夠找到舊影院的痕。

城市生活,總少不了上電影院這一章,本來是都會的明珠,時代行進,自有它更替的軌。那時那年,跑到擁擠的銅鑼灣,戲院的大型廣告畫,左一幀右一片,都在張聲呼召,紐約、翡翠明珠、豪華、百樂,喧鬧的景觀,都消失了。沒有電影工業的小城,走得還極端一點,經過一輪迷你戲院風潮,轉眼間,戲院差點已完全在地平線上消失,年初跑進小城的澳門大會堂,《不死咒怨》沒有吸引力,我和你和他,三個人,坐擁共有1000座位的影室,席間的寒氣絕不遜於幕前。回想起當年在同一影院看《鬼驅人》,驚呼狂叫,都是全場應和,由驚變喜,像熱鬧的嘉年華。

伏線早已埋下,成長階段,進進出出都是座位過千的大影院。心眼不死,硬要延續在大戲院觀影的感受。香港,已經再沒有大型影院,每年國際電影節,總要挑些在文化中心大劇院放的片子,彷彿場地先行,去到一個極端,像為電影院而選電影。

無奈關門 變身商場

就這樣便上了一鋪「癮」。這兒高速發展,把它載滿民間記憶的電影院讓路給商場商廈,目光只好西移,旅途上的節目之一,便是找戲院。卡斯特羅戲院不難找,它已是三藩市的地標之一。1922年興建的戲院,座位1400,典型的Movie Palace,如宮殿的金堆玉砌。

鄰市奧克蘭的派拉蒙,又一座宮殿。訪尋的路上,在某個路口盡頭有一座龐然建築,該有點什麼值得看吧,沒想到也是電影院,好奇的問路人﹕「還有沒有放電影呢﹖」「呀,已結業了好多年﹗」路人答。霍士奧克蘭早於70年代已關門,空置的影院只等待變身食肆商場諸如此類,還沒有被接收,丟在那兒給時間這隻巨獸吞噬,座位給拆走,天花快塌下,地氈發霉長菌。直至1996年,市政府終於購入物業,但處身危樓邊緣的電影院得花錢去復修,1999年當地市民發起「霍士奧克蘭之友」組織,推動籌款,並介入議會,要求政府參與復修並發展戲院為該市的文娛活動場地,今年7月終獲市議會通過名為「Ruin Project」的計劃。霍士奧克蘭於1928年啟業,共有座位三千多的大型影院,當中的瑰麗裝飾耐人尋味,已成ruin自然無復當年,但依然隱約窺探到它的輝煌,尤其設計滲入大量東方色彩,特別是伊斯蘭裝飾,透一份異國情調。

搶救電影院,這陣子,城裏亦罕有地有所動作。粵劇名伶為新光戲院折騰多時的命運而奔走張羅,戲院暫且保住了,伶人為它的修葺又再努力。雖名為新光戲院,但那已不盡是光影情事,把有心人連起來的是粵劇這個關鍵。但想想,粵劇、舞台、影院,很香港特色,一段本土的民間歷史,一闋貼心的群眾回憶。多少人有那份心情去搶救一所影院。

曾與新光戲院為鄰,那種走落街看部戲的便捷。新光以它的粵劇重鎮而為人樂道,外貌內觀,都有份濃濃的左派機構味道,和北角的地區文化有微妙的契合。但對偌大的放映間倒印象深刻,尤其登臨二樓,一列可用「陡」來形容的座位,像聳立一堵鑲滿椅的牆,樓座共有座位676個,再掃視共有1033個位的堂座、前座、中座、後座、超等,已消失的視角,本來有階級分野的電影院,都在此時此刻融為一體。

一百年後 戲院老去

香港,已經再沒有大型影院。

說起來,是遺憾的。時至今日,鑽研本土電影歷史,輝煌的一章又一章說不完似的,卻沒有一間輝煌的電影院遙相呼應,具體地讓人緬懷,記憶需要一點具像的東西去牽引。利舞台,要是它還在,走過那街角,或許不那麼易迷失在商廈叢中。它的消失,當然有響亮的理由,說的都是發展,要發展,就是棄舊立新。影院,舞台,粵劇,多少人的暖心回憶,在這個地方。幸好還趕得及進進出出好幾回,都像朝聖,畢竟那時在小城,它的一樑一柱,都是驚鴻一瞥的托附電視秀而閃現於熒幕,還要是黑白的﹔終來到現場,難免是好奇的朝柱朝樑朝圓頂張看,銀幕也得靠邊站。

《輪流傳》中家境清貧逼得輟學的黃影霞,闖進吃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提又大又長的手電筒在戲院領位,閒來倚在大堂圓柱發呆,那兒就是利舞台。《神奇兩女俠》走過「殺戮戰場」的兩女俠,那兒也是利舞台。書寫時代變遷的電視劇,嘲諷都市現象的電影,都給它一個位置。它更是環球小姐舉行的場地,走進過世界。都像沒有發生過似的,再風光都敵不過推土機。

戲院的誕生和城市的發展,關係密不可分。它是一個社交場所,讓群眾揣摩公共生活的地方﹔對城市生活的想像,集體意識的建立,都扮演了一角。當然,地球在轉,一百年前,它是科技產物,從銀幕衝過來的火車,嚇得觀眾驚呼走避。一百年後,戲院老去,「上回入戲院,好像是一年半之前……」曾愛看電影的某人說,依然愛看電影,只是場地轉換了,由大變小,由小變無,都是你我回家向小方框看影像的時代。甘願走入「唔化」行列,為這個沒有大戲院的地方嘆氣。老影院,凝固群眾的記憶,人氣,讓它慢慢融化出來,各取所需,要是它還在。

電影院,小事物,不是背負千年萬載大歷史的遺產,就勝在小,在不太遠的那個時候如何如何,切身的經驗,切身的記憶,不是人家說的大歷史,是自己拼湊縱然未必很準確的小歷史,至少都是自己的,亦必然是這個地方的。

老建築,是城市記憶的所在,回憶長河的航標,沒有老建築的城市,一座失憶城市,彷彿無重狀態,腳步浮浮,又不是太空人,需要踏實一點,不打算受訓能太空漫步……難道已練就這種能耐﹖集體遊移,對虛浮的快感樂此不疲。記憶不值錢,城市不愛回憶,大城的故事由一雙手開始,移山填海,小漁村變大都會,五光十色。要的是前看,不是回望﹔要的是動感,不是平靜,嶄新等同進步,進步是對的。商業城市有它的商業步伐,成為理所當然,習以為常。記憶真的不值錢嗎﹖

文、部分圖片﹕黃夏柏

編輯﹕周瑮

http://hk.news.yahoo.com/051112/12/1imt0.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1-15 20:59:10 | 顯示全部樓層
又補元 (Russian Ark 2002 http://en.wikipedia.org/wiki/Russian_Ark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15 21:10:41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hkcm.hkehost.net/forum/vi ... d=75996&fpage=1

引導唔到去討論周某人之外的金馬話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1-15 21:22:24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FlyingDonkey at 2005-11-15 09:10 PM:
http://hkcm.hkehost.net/forum/vi ... d=75996&fpage=1

引導唔到去討論周某人之外的金馬話題......


金馬嘅公信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15 21:33:06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橙色力量 at 2005-11-15 09:22 PM:


金馬嘅公信力......

我係覺得有討論空間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15 21:36:59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FlyingDonkey at 2005-11-15 09:10 PM:
http://hkcm.hkehost.net/forum/vi ... d=75996&fpage=1

引導唔到去討論周某人之外的金馬話題......

post this
===============================================
http://www.mingpaoweekly.com/htm/20051115/mbb1.htm
            李安﹕《功夫》藝術角度遠不及《最好的時光》
            星爺獲「最佳導演」感意外


       【明報專訊】國際級導演李安昨日在台灣會見傳媒時,評論今屆金馬獎賽果,他直言論藝術角度,周星馳的電影《功夫》遠不及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

       當他見到得獎名單中「最佳導演」由周星馳獲得,他感到有點意外。他覺得《功夫》、《天邊一朵雲》及《最好的時光》是三種不同的片子難以比較,但就藝術層面來說,周星馳根本不如侯孝賢和蔡明亮,就像小孩與大人。看侯孝賢的電影可以想很多,但看完《功夫》卻什麼都不會想。他自問在此年紀,還是希望從電影中思考東西,只是他不會評審。

       不過他還是推崇周星馳可以把電影拍得成功及賣座,怎麼說也是令人服氣。加上周星馳拍戲只是想給觀眾娛樂不用思考,不需要介意。

       他的新片《斷臂山》被美國媒體比喻為同志版的《亂世佳人》(係《斷背山》呀,《神鵰》上腦...... ),他搖搖頭笑說票房能跟它一樣好就好了。

       圖、文﹕大成報

[ Last edited by 炎夏 on 15-11-2005 at 10:00 PM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1-15 21:43:49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炎夏 at 2005-11-15 09:36 PM:

他的新片《斷臂山》(係《斷背山》呀,《神鵰》上腦...... )被美國媒體比喻為同志版的《亂世佳人》,他搖搖頭笑說票房能跟它一樣好就好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15 21:55:53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橙色力量 at 2005-11-15 09:43 PM:



你唔 quote 都唔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16 19:1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阿邊鬼個話想找唐人街呀,根本不用找,cwb間widesight大大隻賣20皮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16 22:42:04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movie.cca.gov.tw/COLUMN/column_article.asp?rowid=232

2005港產片中期札記           
文/湯禎兆
             
1>
在香港國際節出版的『焦點演員:劉德華』中,劉德華對香港電影的數量銳減,提出了另一番見解:過去八十年代雖然產量驚人,但垃圾片量也同樣教人瞠目結舌;他且以今天的王晶作品為例,指出即後者的新作,也較以前的嚴謹得多,因此帶出此時此刻的減產不一定是壞事云云。同一番道理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再由曾志偉的口中以大同小異的修辭公告天下。以上背景相信是切入2005港產片整體局面的恰當起步點,時至五月曾上映的港產片數量仍不足二十之數,情況以迫近生死存亡之秋來形容也絕不為過,但剛才提及的觀察也是實情。王晶的《黑白戰場》繼續他近年以電影寫影評的傾向,把《無間道》系列的可能性再一次嘗試拆解,並提出王晶版的奪權嘗試。《瘦身》及《AV》都能夠捕捉到時代話題及脈搏,以懸疑驚慄及青春成長的類型加以包裝,至少提供入場的誘因給觀眾。《精武家庭》及《見鬼10》雖然無驚喜,但製作上也有一定的保證(前者有袁和平助拳,後者有民俗趣味的串連),似乎也不會令觀眾有強烈的負面反應。較為具爭議性的為《我阿媽發仔瘟》及《喜馬拉雅星》,前者最接近以往的垃圾片生產模式;後者的口碑甚差,不過導演卻有延續個人的主題尋索要旨用心。不過我倒想把劉德華及曾志偉的閱讀,用另一面的角度嘗試去理解一下。就算回頭以劉德華自身作例子,不要說《旺角卡門》、《暗戰》及《無間道》等較為重要的代表作,他在大量生產時期中不也曾拍下如《彩雲曲》(1982)、《毀滅號地車》(1983)及《第一繭》(1989)等有一定觀賞趣味的小本製作。所以用產量少了作為港產片較為「精緻化」的理據似乎不大說得通,我們極其量只能認為因為市場的生存空間有限,使得垃圾片再無立錐之處,但較為認真的中、小型作品其實一向存在,只不過它們的生存環境更加嚴峻了吧。

2>
《神經俠侶》顯然是以上一類的例子之一,當然亦與導演阮世生是港產片黃金時代的電影人身分有關。電影穿插了不少的地域趣味,尤其是以灣仔的景觀作為招徠,固然是港產片的強項,但我想提出的是,這一方面的優點較為容易承傳下去。就如《見鬼10》中,彭氏兄弟再次展現他們的屋邨敏銳觸覺,把公屋窄長的走廊變成為人鬼追逐的遊戲場所,同時亦是上下兩代的角力賽場(以鬼上身來挑戰年青人的hip-hop舞蹈)。當然在上一代的導演中,香港地景的選擇往往都不會令人失望,爾冬陞的《早熟》就特意利用了四面環室卻中部騰空的公屋類型,來突出曾志偉、毛舜筠與黃秋生、余安安兩家人的扭鬥趣味,因為在走廊上的一切舉動都可讓不同樓層的「鄰居」看得一目了然。簡言之,就是影像上的特點相對上可以尋找出延展性的脈絡,但過渡不來的反而是劇本上的文字創作因素。《神經俠侶》之所以可以教人眼前一亮,除了對白上有不少生活上的實感及小趣味,更重要是在整體構思上仍保留較為心思細密的一面,就好像當吳鎮宇破門而入去救按摩女郎的片段,很容易便會處理成被兇手設局而令吳鎮宇成為代罪羔羊,由是強化及配合了「神經」的命題。幸好阮世生沒有陷入以上的窠臼(相對來說,麥子善的《瘦身》便犯了為懸疑而懸疑的毛病,應采兒的由肥變瘦正好是一敗筆),反而可成功由吳鎮宇的「神經」去觸發陳奕迅的「神經」而完成捉賊大業。能夠在劇本上有較完整的視野,往往也是上一代電影人的優勢,對比起《精武家庭》及《AV》的潰不成軍,差異正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正如黃秋生曾對馮德倫《精武家庭》的劇本公開表示有所不足之處,原因正好在於幼稚,把動作場面與角色關係塑造的場面作二元斷裂式的處理,使得電影中的親情刻劃可謂到了尷尬的地步。當然彭浩翔的《AV》更令人哭笑不得,胡亂把拍AV與學運的場面加以對照、把日本影評人的名字作惡意嘲弄(劇中天宮真奈美的經理人名為暉峻創三,是日本現實中的影評人),乃至對AV女郎的青蔥想像,在在均顯示出劇本經營上的粗枝大葉。由影像思維去取代文字思維的新舊轉型,恰好反映出目前中、小型作品的共通問題──它們的固有特點就是有部分可取之處,但整體上卻有如此或如彼的不足,只不過足取可定性為影像上的詮釋,不足則以劇本上的缺失為主導罷了。

3>
另一項要素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互文性」指文本會利用互相指涉的方式,將前人的文本加以模仿、諷刺或改寫,把文本交織以作相互引用,來成就出一種新的書寫策略,從而建構出新的文本世界觀來。不過對互文性的倚重,往往會製造出一重壓力給普通的觀眾,因為要對電影有深一層的欣賞,必須有一定預先的準備,否則便會大打折扣。韋家輝的《喜馬拉雅星》就是一個例子,電影製作無異粗疏馬虎,而且不少地方流於惡俗及兒戲,但導演卻利用瘋言瘋語,對《鬼馬狂想曲》的角色來一次重構(見林紀陶的《喜馬拉雅星:你知定我痴》),同時也上承《大隻佬》中對個人身分的尋覓探索思考。《三岔口》則嘗試借京劇中的同名作來一次Crossover的易位重構,希望以三段的平衡結構配合三者同場互動的推進,來勾勒出猶如在黑暗中摸索的錯綜複雜糾纏關係。只不過《三岔口》的原旨為三人同場均不曉得真正的背景,大家一起在黑暗中同渡驚心動魄的歲月,但《三岔口》中鄭伊健由頭至尾對謎團一清二楚,因此三人並非位於相同的水平陣線上。至於《黑白戰場》更直接對《無間道2》來一次對照重詮,把消除四大家族的過程再一次展現眼前,只不過把吳鎮宇和余文樂的角色來一次對立式的安排──前者勇於接受宿命的安排,承擔起由血緣而來的家族任務;後者反抗及質疑自己的命定身分,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破解人為的佈局,以生命來換取個人的尊嚴及自由。以上一眾作品均存在預設的對照點,一旦抽離了背後的互文基礎,欣賞趣味便會大為削弱。也因為此,使得2005上半年作品的普及面受到一定的約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1-20 11:19:37 | 顯示全部樓層

電影館﹕入場看花開的理由

【明報專訊】由香港電影美術學會編的《繁花盛放——香港電影美術1979—2001》,當然是近來最為人注目的電影書。它的重要性固然不用我多置一辭,美術學會的專注及投入委實值得稱頌。當然我們明白到編排上的組織自以普羅讀者為據,而且在過程上也一定遇上不少困難(如編者提及取不到電影的照片授權),所以對不少的枝節問題亦不會深究(如《鎗火》不納於「風格化美學」的範疇,又或是李仁港的作品會否不成比例地入選太多)。倒是其中涉及的專業性角度,倒反而教我引申出更廣闊的思考。

專業與常人角度

由美術學會編的香港電影美術分析,開宗明義自是從美術的專業角度去審視作品。有趣的是,由此而採擷出來的場面,往往不一定與普羅觀眾的期待視野相互吻合。所以當余家安解釋吳宇森規定《英雄本色》中,人人均要穿大褸,即使不修飾場景都要做大褸,大家當然會發出深有同感的會心微笑。可是當爾冬陞一本正經去分析寫實片的美術指導困難﹕「美術做得好的寫實片,觀眾是不易察覺到的,還以為是現成的,但行家會知道。」相信也確實把一群幕後功臣的耕耘貢獻予人點明首許。

所以期望《繁花盛放──香港電影美術1979-2001》有教育功能,既合理且適切。而且是書也的確勝任有餘,陳果解釋寫實片的做法,是將現有的東西加鹽加醋,可是資料蒐集一定要做得足夠,於是《香港製造》的蘋果綠主色正是經過於旺角反覆調查後才確定下來,至於柯星沛把不同牌子及年期的過期菲林逐一作實驗,就更加締造了寫實美學的神話色彩了。

給我入場的一個理由

正因為其中的專業角度,由是而提醒觀眾遺忘又或是忽略了的作品及場面。我得承認書中的部分作品,很可能整體成績會差強人意,例如《不夜城》的單薄及《遊園驚夢》的矯飾等。不過編輯把它們收入書中,正好給予我們一個理由,就是以美術的角度去重新檢視作品一遍。只要有一個角度便足夠了,這是我一輩的港產片影迷所堅信的基本入場原則──所以我才能樂此不疲繼續真金白銀在05年的時空,入場去支持《喜馬拉雅星》、《瘦身》、《借兵》及《雀聖》等。如果讀者忍讓我煞有介事故作高深數十字,容我卑微地高攀Pauline Kael──是的,在入場後一次又一次遭受打擊之餘,只因有她的《Trash ,Art, and Movies》才足以自我打氣且教人堅守信念──電影是垃圾,但也有分好壞﹔不過潛台詞是能否分辨出來,似乎更能反映出你是否垃圾。

所以感謝《繁花盛放》提供新角度讓我們去重溫舊片,而且也希望能刺激大家重拾入場去看港產片的興趣。正如若然你錯過了,我仍想建議大家去補看05年《神經俠侶》及《黑白戰場》──那就是樂此不疲後的快樂收穫。

《繁花盛放——香港電影美術1979—2001》

編著﹕香港電影美術學會

出版﹕三聯/香港

文/湯禎兆

http://hk.news.yahoo.com/051119/12/1iu80.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HKCM

GMT+8, 2025-1-19 15:47 , Processed in 0.05059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